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最风流 > 103 孔德信报刺史病 荀贞再表孙文台

103 孔德信报刺史病 荀贞再表孙文台(3 / 5)

李延却不肯回话,大步出了室内,往去后院,到得孔伷房中,在孔伷的病榻前拜了三拜,站起来对侍奉在边上的孔伷的家人、子女说道:“州府将迎孙文台为吾州刺史,当其入府,我恐他会害孔公,汝等如愿,我当护送孔公和汝等归乡。”

孔伷现在只是病重,还没死,如果他病再好过来,虽难以对孙坚造成多大的威胁,可毕竟是个麻烦,所以李延担忧孙坚到了州府后会害孔伷。

孔伷的家人、子女闻之,没有办法,只好听了李延的话,收拾行李,用车载了孔伷,在李延的护卫下,离开州府,归乡去了。孔伷这一路上受了不少颠簸,不过倒是没有因此病故,反而从昏迷中醒了过来,醒来也晚了,无法再回州府,只能回了家中,只是他虽醒了过来,病终究是未好,又过了数月,终还是驾鹤西去。李延没有再回豫州,在孔伷的墓前守孝了三年,之后便落户在了孔伷的家乡。这些都是后来之事,却是不需多提。

却说豫州州府不愿与荀贞、孙坚为敌,由孔德等人出府到颍川,迎孙坚入治。

河内,袁绍营中。

得报荀贞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袁绍顿时懊恼,对许攸、逢纪说道:“不意孔伷病重难起,却竟被孙文台占了便宜!”

许攸说道:“明公何不表举周昂为豫州刺史?”

周昂被袁绍表为颍川太守后,带兵渡河,本是往颍川而去,后来荀贞、孙坚撤兵归颍川,周昂自知不是荀、孙对手,遂乃转归河内,现下尚没有回到郡内,仍在路上。

袁绍说道:“冀州未得,如何能再与孙文台争豫州?”

许攸说道:“荀侯、孙侯皆兵强善战,今荀侯表孙侯为豫州刺史,孙侯表乐进为下邳相,他两人这明是欲分占豫、徐,以为犄角。豫、徐都是大州,若是他俩果真势成,将大不利於明公。而今明公虽尚未得冀州,然韩馥者,庸人也,不足为虑,荀、孙却乃人杰,不可不早谋图之。是以,以在下之见,当此之际,明公举周昂为豫州刺史,径与孙侯先争豫州是为上策。”

袁绍问逢纪:“卿意如何?”

逢纪蹙眉说道:“子远所言,固然有理,可观之冀州形势,韩馥虽是庸人,冀州州府里不肯从明公、甘愿从韩馥的却有不少人,明公如在这个时候再与孙侯争豫州,两军相争,得利者乃是韩馥,吾忧韩馥会趁此机会,把冀州的局势稳住,明公便是得下豫州,恐怕也不好再取冀州了啊。”

许攸不以为然,说道:“明公家在汝南,取豫州何难?取豫州不难,得了豫州之后,以一州之力,再谋冀州,以我度之,亦不难也!”

逢纪说道:“不然,荀侯与孙侯结好,明公如取豫州,便不止是和孙侯为敌,也是在和荀侯为敌,荀、孙二侯皆能战者,帐下多猛士精卒,明公便是能取胜之,想来也定会实力受损,再取冀州的话,不会容易,反过来,豫州四战之地,不易坐守,明公如能先得冀州,然后再视形势,或击幽、并,或取豫州,都会是如反手之易啊!”

逢纪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再则说了,袁公路现屯南阳,素忌明公,今明公未得冀州,而如便先与荀侯、孙侯为敌,那便是主动地在把荀侯、孙侯推到袁公路那里去,荀侯、孙侯设如因此而和袁公路结盟,……明公,豫州以南,就将都会是敌国了啊!”

逢纪分析得这两条都很对。

其一,豫州的地理环境不好,地处中原腹地,周围没多少山川险要,坐守确实不易,相比之下,冀州就要比豫州好得太多了。

其二,如在这个时候和荀贞、孙坚彻底翻脸,刀兵相见,那么荀贞、孙坚真是有可能倒向袁术,这么一来,豫州的孙坚、徐州的荀贞、荆州的袁术,他三人一旦联成一势,袁绍便是得了冀州,也很难取胜。

袁绍定下主意,说道:“就依元图之言,先取冀州,再议其它。”

许攸叹道:“荀侯、孙侯皆为当世人杰,今不与争豫方,拱手相让,便好比是坐视猛虎入山,待到来日,他两人如能各在豫、徐站稳脚跟,各拥一州之地,再欲取之,难矣!”

……

鲁阳,袁术营中。

闻得荀贞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袁术召左右群僚,说道:“今闻荀贞之表孙文台为豫州刺史,豫州比邻我境,君等以为我该当如何应对才好?”

有人说道:“豫州地广人富,不可让与它人,公可亦表一人为豫州刺史,遣兵入境,与孙文台争豫州之地,便是占不了全州,占下颍川、汝南两地也是好的。”

颍川、汝南两郡中,颍川倒也罢了,汝南地广,如能得此两郡,差不多算是占了豫州一半了。

又有人不赞成,说道:“而今刘表在荆州,日夜谋逐我等,荆州至今尚且没能得下,如何能再分兵入豫,与荀、孙为敌?”

袁术说道:“那怎么着?我就坐看孙文台得了豫州?”

方才说话那人答道:“今荀贞贸然举孙坚为豫州刺史,以我料之,此事必会使袁本初心生不满,明公可趁此机,遣人往去豫州祝贺,如能由此一举把荀、孙拉拢过来,岂不比兴兵入豫为好?”

“噢?”

“明公如兴兵入豫,是未得荆州,又多一敌;而明公如能把荀、孙拉拢过来,荀、孙皆善战之士,是多一强助。该当如何选择,明公请自决断之!”

袁术寻思了会儿,说道:“好,我这就择人往去豫方,祝贺孙文台。”

……

徐州,州府。

陶谦闻知荀贞表孙坚为豫州刺史,孙坚表乐进为下邳相,勃然大怒。

他的两个儿子在他身边,他对二子说道:“荀贞小儿表孙坚为豫州刺史,孙坚竖子又表乐进为下邳县,这分明是他两人欲谋我徐州!”

他的长子陶商说道:“阿翁说得甚是!下邳已有笮融为相,而孙坚却又表乐进,这显是荀贞、孙坚两人欲以势相逼,谋图徐州。……阿翁,咱们该怎么应对?”

陶谦平抑了下怒气,说道:“荀贞、孙坚所以敢如此妄为者,不外乎两个缘故。”

他的次子陶应问道:“哪两个?”

陶谦瞧了眼陶应,心道:“如此智缓,却怎竟是吾子?”

陶谦对他的这两个儿子是久有恨铁不成刚之意了,尤其是在如今面对荀贞这个“强敌”之时,更是常常不满儿子们的“蠢笨”,可不满也没有办法,他只能给两个儿子做进一步地解释。

他说道:“方败董卓,克复洛阳,此是荀、孙所恃之一故也;自以为兵强马壮,此是荀、孙所恃之二故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二婚 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贬妻为妾?贤德大妇她掀桌了 边军悍卒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综清穿:绿茶攻略中 陛下就是躺赢狗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