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灾情不断,殃及大汉各地,天下人心动荡。</p>
各地术士云集传闻不断,甚至昔日今文学派的理论再次被一一提及。</p>
这其实也是必然的。</p>
谶纬迷信本就已经在天下风行多年,而反观顾康的学说才提出来多久?</p>
在如今的这种情况之下。</p>
甚至就连顾熙这个摄政太傅都渐渐有了非议。</p>
不得已之下,邓太后终是下诏罪己。</p>
称“政失厥中,致灾屡降”,并大赦天下。</p>
这确实是个好手段。</p>
维持天下人心不崩溃的方式朝廷确实有很多。</p>
毕竟如今之大汉可刚刚经历了四代明君。</p>
但要想在这种情况之下,彻底让人心安定下来,光凭着这些又怎么可能足够?</p>
人类最古老又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而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p>
唯有通过相同的未知手段,才足以彻底让人心平定。</p>
.......</p>
长乐宫。</p>
当邓绥听到顾熙说要亲自前往洛水,带领灾民祭祀顾康之时,整个人都愣了一下。</p>
紧接着,她毫不犹豫地连连摇头,目光紧紧盯着顾熙,急切地说道:</p>
“万万不可!”</p>
“如今大疫不断。”</p>
“太傅岂能亲自前往洛水与灾民祭祀?”</p>
“若是太傅受到了影响,朕无颜面见孝和皇帝且不说,我大汉国本定会动摇!”</p>
邓绥的态度十分坚决。</p>
她本就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子,自然知道顾熙如今对大汉的重要性。</p>
若是顾熙当真出了意外,那大汉绝对会彻底乱掉。</p>
哪怕不足以威胁到社稷。</p>
但也注定会人心离散。</p>
对于邓绥的反应,顾熙并不意外。</p>
他并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是朝着邓绥拱了拱手,道:“太后。”</p>
“赈灾之事,臣已经安顿好了一切。”</p>
“各地粮仓均已安排妥当,但赈灾官员,还需太后监督。”</p>
“臣遍观祖父昔年所留典籍,察觉江南土地肥沃,唯尚未开垦,可迁灾民于江南,助其安家。”</p>
“若是能办成此事。”</p>
“各州压力将会小上不少。”</p>
“还有赐田于民,免受灾之地赋税之事。”</p>
“我大汉历代先帝留下的根基还在,虽连遭天灾,但却不足以彻底动摇我大汉国本。”</p>
“臣都已经做好了一切。”</p>
“唯有人心不定,着实是让臣不安。”</p>
“臣既为摄政太傅。”</p>
“无论如何,臣都必须亲自前去。”</p>
顾熙的表情格外认真。</p>
邓绥一阵沉默。</p>
她自然也明白顾熙最后那两句话的意义。</p>
此事顾熙去做,效果一定会远比她这个女子要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