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梅加河东岸。</p>
法国伊比利亚军团指挥官朱诺看着面前这座建在半山腰的小镇,侧头对一旁的西班牙军官道:</p>
“卡尔德斯少校,您确定游击队一直都未离开?”</p>
后者用力点头:“您放心,我的人一直在盯着。”</p>
“好的。还是老规矩,我来对付游击队,您负责征粮。”</p>
“是,指挥官阁下。”</p>
不多时,两个法军步兵连开进了埃尔苏特镇。</p>
一阵枪声响过之后,三四十个葡萄牙男子抱着枪,从镇东侧奔逃而出。</p>
然而,早就布置在山腰上的大炮立刻便开始朝他们喷吐烈焰。</p>
在十来个人被炮弹撕碎之后,其他人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丢下武器,向围上来的法军投降。</p>
紧接着,卡尔德斯率领两百多名西班牙士兵开始挨家挨户征收粮食。</p>
一共只有800来人的小镇,很快就被捋了一遍。</p>
朱诺看着西班牙人将一袋袋的小麦、酸酪、腌肉装上车,向卡尔德斯示意:</p>
“距离天黑还有几个小时,您尽快将物资给塔拉韦拉侯爵送去吧。”</p>
是的,这段时间以来,英葡军队始终避免与进攻波尔图的西班牙人进行决战,只躲在要塞里死守。</p>
与此同时,法西联军的补给线却遭到英国骑兵和葡萄牙游击队的频繁袭击,一多半的后勤物资都损失在了半路上。</p>
西班牙国内虽立刻增调物资运往波尔图前线,但仍旧是捉襟见肘,塔拉韦拉军团的士兵一度连每天吃两顿饭都无法保证。</p>
约瑟夫之前制定的计划是诱敌深入,在靠近西班牙的拉戈阿萨建立防线,和英国人打消耗战。</p>
但眼下,塔拉韦拉军团打得波尔图的敌军龟缩不出,丝毫没有要溃败的样子。</p>
总不能直接命令他撤下来吧,那样英国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诈败。</p>
约瑟夫着实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威灵顿公爵竟然会这么怂,连试探进攻都没有,上来就是死守。</p>
韦尔斯利侯爵就是后世的威灵顿公爵。只不过现在他还未获封公爵。</p>
其实,这也不能怪韦尔斯利怂。</p>
历史上的大英帝国可没遭受过“伦敦煤气路灯事件”和“加勒比海蔗糖断供事件”的重击,财政情况比现在好得多。</p>
当时,英国第一拨就派了近2万远征军,后面一路追加到3万5千士兵。有这么多兵力在手,韦尔斯利肯定是直接A过去了。</p>
但眼下,议会只给了他7千士兵,他哪儿还敢贸然进攻?能守住就不错了。</p>
好在“就地补给模式”是法军的标准训练科目。朱诺随机应变,将这一模式进行了扩展,在波尔图周围上百公里的范围内“收集”物资。</p>
反正英军也没打算主动出击,原本部署在塔梅加河一带用来伏击的法军暂时也没仗可打,朱诺便带了一半兵力出来打击袭扰补给线的敌军,打完之后,就原地征粮。</p>
至于征粮的士兵有没有给当地居民付钱,付了多少,那就不是朱诺要管的了。毕竟那些征粮的人说的都是西班牙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