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座,我有个重要情报向您禀告。”</p>
听到这句话,老戴没有过激反应,很自然的道:“说。”</p>
张安平轻声说道:</p>
“何行健,可能要叛变。”</p>
此话一出,犹如炸雷,一旁仿若不存在的王天风当即就站了起来,老戴阻止了王天风要出去的打算,淡然说道:</p>
“有证据?”</p>
“没有。”张安平摇头。</p>
依照情报系统的规矩来说,姜思安传来的情报就是证据。</p>
但他说没有。</p>
老戴却笑了起来。</p>
张安平自然不会无的放矢,如果没有至少七成的把握,外甥是不可能说何行健要叛变,所谓的没证据,绝对是因为王天风在,他不好说出来。</p>
而能让张安平如此谨慎、忌讳的原因,只有姜思安!</p>
一想到这是姜思安传来的情报,那一切都解释的通了。</p>
原以为这坑货外甥将他拉出来受苦,是为了真实的了解忠救军的现状,现在看来,更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姜思安!</p>
老戴心中有着难言的忿怒,为了保护姜思安,把自己这个军统当家人带入险境?</p>
他将怒火隐藏,轻飘飘的问:“你想怎么做?”</p>
张安平犹豫一下,道:“等何行健图穷匕见后,以雷霆之势将其瓦解击溃!”</p>
仿佛不存在的王天风第一次插话:“我反对!”</p>
“太危险了!苏南的忠救军是何行健一手带出来的,我们拿什么去瓦解击溃他?”</p>
老戴望向张安平,等待张安平的解释。</p>
张安平道:</p>
“参加忠救军的,大多数人都是愿意打鬼子的,何行健想带队叛变,顶多获得苏南忠救军上层的支持,但中下层的军官,不会全都想做汉奸。”</p>
“我想暗中做局,待何行健图穷匕见后,趁机重创一部分日军,继而夺取几个县城,哪怕只是短暂的光复也好。”</p>
夺取几个县城?</p>
老戴的眼睛突然冒起了亮光。</p>
在沦陷区打游击的武装,突然间打下了几个县城,哪怕是占据各十天半月,但影响可就太大了!</p>
不说日本人的反应,重庆那边就得立为标杆、大肆宣扬!</p>
老戴用军统不断刺杀汉奸、强迫各地军统大干特干,不就是为了获得大队长的表彰吗?</p>
他按下心中的激动:“有没有把握?”</p>
张安平轻声道:“事在人为!”</p>
“好一个事在人为!”老戴喜滋滋道:“确实是事在人为!这件事有搞头,大有搞头!”</p>
“来来来,咱们商量商量。”</p>
王天风错愕的看着老戴,他很确定张安平道出何行健要反以后,老戴是很生气的,换做其他人,老戴绝对会在第一时间将人拿下,然后先转移休息地再做打算。</p>
也就是张安平,才能让老戴忍着怒火继续说话。</p>
但没想到老戴现在不仅不生气了,反而突然间战意激昂。</p>
他看了眼张安平,心道:</p>
这家伙,将老板拿捏的死死的!</p>
说是商量,其实是张安平说出意见让两人参详。</p>
老戴和王天风都是经验丰富的老特工,但这种顺势而为、一石多鸟的布局恰恰是弱项,而这偏偏是张安平最擅长的。</p>
张安平大概的计划是这般:</p>
利用何行健的反意做局,以苏南的新四军做饵,让日本人趟进这趟浑水中,待关键时候来个关门打狗,将入局的日军阻击,进而夺取几座县城。</p>
听完张安平的意见,王天风心动不已,但老戴却迟迟不出声。</p>
因为张安平的计划中,必然是要跟新四军联手的,否则光靠忠救军,根本无法达成目的。</p>
但跟新四军联手却是天大的忌讳,尤其是他戴春风,更不能破这个例。</p>
沉默许久,难以取舍的老戴开口:“还有其他方案吗?”</p>
“有。”张安平道:</p>
“另一个方案就是在何行健还差临门一脚前‘发现’他的叛变行为,继而将其围困。日本人可能会入局救援,到时候声东击西拿下一两座县城。”</p>
前者若是操作得当,趁着日军大规模出动拿下七八座乃至十座县城也不是不可能,但后者张安平将战果锁定的很小,一到两座!</p>
这并不是张安平刻意往小里说,而是两个方案能引诱的日军数量大不相同所致。</p>
很明显,在被第一个方案诱惑后,以老戴的性子,又哪里能接受只光复一两个县城的“小战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