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5章尸体的下落</p>
啪嗒!</p>
付慧城关掉紫光灯,小心翼翼的将玉珠子放进盒子里。</p>
这是个不差钱的主,一辈子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宝贝,比这贵重的都不知道见过多少,如今却是这样一副姿态,可见这玉珠子在他心中的地位有多重。</p>
“准确的说,是半幅地图。”</p>
他坐了下来,原本嘻嘻哈哈的一个人,这时神色却很凝重,让我莫名想到了职业习惯这四个字儿,这时他明显已经进入到了掮客这个身份中,脑子转的飞快,必定是在琢磨着怎么从中为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p>
我没和这种人打过交道,却也知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道理,付慧城作为一个标准的掮客,可不正是牙行里的人?</p>
这个时候可没什么情面好讲,一个不留神,剥皮抽骨,被吃喝的干干净净。</p>
我打起了精神,上半身稍稍前倾,微微眯着眼睛看着他笑道:“地图,这倒是有意思了,藏宝图吗?”</p>
付慧城不答,反而幽幽说道:“地图是雕刻在玉珠子里的,也就是说,这颗玉珠子其实被劈开了,在里面雕刻好了地图,然后又粘合在了一起。</p>
这颗珠子最早是在你们手中的,想必来来回回你们没少看过吧,可见到一点缝隙了?</p>
肉眼看去,那地图看起来就跟玉里面的絮状石棉一样,瞧不出任何端倪!!</p>
这等技术......</p>
嘿,现代精雕技术最强在京城,两片钢板摞在一起严丝合缝,肉眼分辨不了,可那却是机械的力量,而这是古玉,以前的工匠人工加工出来的,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步的有几个?”</p>
我撇撇嘴,这就是典型的掮客叙述模式了,先扬后抑,把基调抬得高高的,先让你晕头转向,然后再聊别的。</p>
可我对此却不感冒,墓门的无缝接合技术老子都见过。</p>
那个年代更久远!</p>
人的力量有多恐怖,根本无法想象。</p>
齐白石老人的画为什么值钱?</p>
有人说画的像。</p>
这是屁话,那些学油画的能画的跟照片差不多,怎么不见他们一幅画卖个千八百万?</p>
人家不仅意境好,就连技术也能让那些写实派汗颜!</p>
他画的虫子,拿放大镜看,能看见虫子翅膀上的纹理!!</p>
而且那是国画!</p>
这就叫技术,这就叫秀!</p>
近现代有一个齐白石老人能做到这一步,古代也有雕刻师能雕刻的肉眼根本分不清那是图案还是絮状物!</p>
正因为我见过类似的技术,所以此刻还是很平静。</p>
付慧城吐沫星子横飞说了许久,看我们几人如泥胎石塑一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时间也说不下去了,但这人脸皮极厚,根本不在乎,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在古代的环境下,拥有这等精雕技术的,寥寥可数,这需要天分,百八十年也就出现那么一两个,全都是大匠!</p>
这颗玉珠子,我做过检测断代。</p>
它根本就不是唐朝的,迄今至少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里面的雕刻,确实后来雕刻上去的,如无意外,应该是西汉时期的杰作。</p>
也就是说,李嗣业当年得到它的时候,它就已经是个古物了。</p>
西汉时期,擅长这种玉石精雕技术的人倒是有那么几个,看这颗珠子里面雕刻的风格,京城那边一位精于此道的老教授给了我两个人的名字——赵贞、赵瀚。</p>
这是两兄弟,如无意外,玉珠子里面的精雕就是出自于他们的手笔,</p>
知道这俩兄弟是跟着谁混得吗?”</p>
这俩名字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老老实实的摇了摇头。</p>
付慧城得意洋洋的笑了起来:“知道西汉广川王吗?”</p>
我拿捏着茶杯的手哆嗦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问道:“哪位广川王?”</p>
“刘去疾!”</p>
“......”</p>
这三个字让我心神大乱,连忙扭头去看身边的小稚。</p>
不仅是我,鹞子哥他们也明显被这个名字搞的心慌。</p>
小稚没有任何反应,对桌子上的茶点很感兴趣,一直在埋头大吃。</p>
见此,我才终于松了口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