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p>
无数人对张顺明的遭遇表示同情,前往华阳县的机票和火车票,也在不断的减少。</p>
当县里领导得到这一消息,却是苦笑不已,他们不需要这种流量啊!</p>
“我记得清清楚楚啊,那鬼子的大佐,当着我的面问张秀芝,要是我这个侄子带头抗日怎么办?”</p>
看着张顺民空洞洞的眼神,很多人都不想让他继续降下去,不希望他再次经历当年的痛苦。</p>
“张秀芝面无表情的看着我,从腰间抽出鬼子的武士刀,对着我的方向说了一句,杀了就好!”</p>
“我当时立马就想从新郎府里掏出枪,给他俩的脑门上来一个洞!”</p>
“可我的新媳妇儿紧紧的拉着我的手,当时来的有四邻八乡,几百号人。”</p>
“我那一枪要是打出去,这些人全都得遭殃!”</p>
“鬼子的大佐,似乎是看出我当时的情绪,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告诉我说,‘你姑姑是我们皇军最好的伙伴,希望你识趣一点,不要做傻事!以后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叫我一声姑父!’”</p>
张顺明紧紧的抿着干裂的嘴唇,浑身上下都在颤抖,后面的张家人,赶紧上来给他前后顺气!</p>
吃下一颗救心丸,过了几分钟,他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只是眼中,一片死灰。</p>
“那一声姑父我没有叫出来,可就是因为那一声姑父,我们张家,差一点儿就被灭族!”</p>
“张秀芝拍拍屁股走了,傍上了鬼子的大佐!”</p>
“我们张家却背负了一个汉奸的名声,这一背就是几十年。”</p>
“战争胜利后,华阳县的所有百姓,都能分到一些口粮,都能有一份工上。”</p>
“可我们张家不行,无论我们做再多的努力,干再多的活,永远无法摆脱汉奸的帽子!”</p>
县里领导和峰口镇的书管小声打听着,对于张家的事情,他知道多少?</p>
峰口镇书管看看张顺明,又看看直播间,只是重重的点了点头。</p>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p>
“我不知道张秀芝曾经给周老爷子,留下的是什么印象?”</p>
张顺民没把他们的议论当回事,而是自顾自的说着,“但是我知道,鬼子投降之后,张秀芝还来过一封信,说她要远走日本,和那所谓的日本贵族结婚。”</p>
“张秀芝还告诉我说,替她在我爹和我叔叔们的坟前,烧点纸上柱香。”</p>
“呵......她也不看看她是谁,人家是日本人,我们是龙国人!”</p>
“就因为她后来寄回来这封信,我们张家那顶汉奸的帽子,越带越是瓷实!谁都改变不了!”</p>
“看看我们张家现在剩几个人,三代人都在这里。”</p>
在场的张家之人连同张顺明在内,一共有十一个。</p>
或许对于现代人来讲,三世同堂,这已经不少。</p>
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都知道,每家每户要没有三四个孩子,那就不叫家。</p>
“张大爷,您不会是说这也是......”峰口镇书管的话没有说完,但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p>
张顺明重重的点了点头,双目无神的说道:“书管,你想的没错。”</p>
“当年我也有好几个孩子,可就因为这顶汉奸的帽子,都没了。”</p>
“他们都没了,我却一点儿都没法去怪那些人。”</p>
“你说张秀芝,她走都走了,为什么还要给我写一封信?”</p>
“你们大家伙说说,这样的亲人,你们敢认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