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p>
好歹是在宴会上,一时之间的思念左右不了这位帝王太长时间,此时此刻还是强压对亡妻的思念,关注到眼前的事情上来。</p>
“回禀陛下,众人的诗赋已经全都收了上来,陛下可要亲自查验?”</p>
王德对李世民恭敬的回应。</p>
“那,太子的诗作呢?”</p>
这才是李世民关心的。</p>
“太子也已经做完,都已经交上来了。”</p>
王德:“陛下要不要查看一下?”</p>
“不用了,诗会现在开始,将所有人的诗作,一一在众人面前朗读展示,谁更好由众人评判!”</p>
李世民这样说着,他对李承乾还是很有信心的,原因也非常简单,能写出《将进酒》那种水平的诗作,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样的小池塘翻车。</p>
就算是不能拔得头筹,起码也能是三甲之列。</p>
“陛下口谕,宣读诗作,一一展示!”</p>
王德高喊一声。</p>
“陛下圣明!”</p>
无论自家老爹究竟作怎样的决定,这些人在反对之前也都会喊上一声陛下圣明,就连哪个有名的“乡巴佬”魏征也是如此。</p>
能参加这一场诗会的人,既然敢拿自己的作品在圣人面前展示,必然是对自身的水平由一定自信的。</p>
必然不会出现什么拙劣之作。</p>
很快由宫中学官开始展示第一篇。</p>
因为都是匿名的,即便写的不好,或者被人批评,在场的人,也绝对不会被嘲笑。</p>
给大家都保留了面子。</p>
但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不想当个第一拔得头筹呢?更何况还有皇帝亲自答应的奖励。</p>
当下所有人也都是卯足了劲。</p>
随着学官的声音响起,第一篇诗会作品被大声朗诵出来,还别说宫中的学官就是宫里的水平,声形并茂,感情投入。</p>
李承乾听的练练点头,这第一篇诗作不算惊艳,但也算是上等之作,只是稍欠火候,显然是缺乏人生阅历所致。</p>
但就这份文法来说,也算是未来可期。</p>
接下来一连几篇,都还算不错,这也能体现出当前这大殿之内,一些学子的水平,都是有学识,有文采之人。</p>
渐渐的李承乾也开始注意到周围一些人的窃窃私语。</p>
“不知太子殿下的诗作会是如何水平,前些时日的那一篇《将进酒》着实是不错啊。”</p>
“虽是惊为天人之作,但未必每一篇都能达到那般水准,有些时候这作诗就如同天上掉馅饼,靠大运方成。”</p>
“不过今天诗会上倒是有一人,或许能拔得头筹。”</p>
“难道是那一位?”</p>
“正是,江东第一才子罗剧。”</p>
“这个人倒是朕的听说过,听闻广有才名,江东半壁江山才子无数,这位当属第一啊。”</p>
“确实是公认的第一。”</p>
......</p>
“罗剧?”</p>
李承乾不解,这又是何人?</p>
前世的记忆当中,他只听说过什么江东四大才子,不过那都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情了,和现在差了块一千年呢。</p>
这位罗剧竟然号称江东第一才子,想来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p>
自从当年五胡乱华,司马氏衣冠南渡之后,汉末加上三国以及东晋的数百年开发江东如今已经算的上是十分富庶。</p>
文风鼎盛,才子辈出。</p>
能在那一众才子之中脱颖而出,竟成为公认的第一,必然学识渊博文法出众。</p>
可为什么,他没有听说过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