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吃这么多就差不多了,然后退席让等候的入席。
豆芽油糕粉汤不停地上,勺子不落地是常态。
聪明的吃货喝粉汤要赶第一锅。
第一锅有炖肉的汤做底,加上粉条豆腐熬制时间长,味道浓郁口感鲜香。
往后就是不停地加水加粉条豆腐,熬煮时间短且肉汤消耗殆尽,味道差之千里。
李之重就属于老饕级。
从家拿了一个小盔,在二姐的帮忙下,打包带回一盔子汤和五六个油糕一盘豆芽。
是他和奶奶专享的。
李之重的奶奶虽然对这个大儿子是伤透了心,咋说也是儿子。
李德章过世第二天她去看了看。
坐在灵前哭了两声,自觉无趣,骂了几句就再没过去。
依旧是那个坚强的老太太。
晚上汤糕过后,“送行”活动即将开始。
李德财让文哥过来帮忙,把生产队的大胶车套了出来。
给送行的女人们准备的。
如果要是有鼓匠的话,由鼓匠打头渲染气氛,没有就需要女人们卖力表演了。
领头的是二女婿高亮亮。
手举一丈多长细木棍一根,木棍顶端挽一米左右细铁丝。
铁丝末端捆绑苹果大小棉花团一个,蘸满麻油点燃走在最前面。
助手拎着一个装油小桶跟在旁边。
大女婿秦瞻园手捧灵位紧跟在后。
一众孝子贤孙手拿出丧棒呈二纵队默默前行。
最后是大胶车,女人们哭声震天,文哥紧拽着缰绳,防止马受惊发狂。
送行路线是过庙院绕村半圈儿送至村外西北向。
按照后天八卦图,乾位在西北,意为死者魂魄归天了。
一行人在女人们的哭声中到了目的地。
将灵位焚化,再把准备好的吃食泼撒一番。
这是为贿赂野鬼准备的,防止死者魂魄受辱。
扔掉息了的火球,一行人默默地绕圈回归,不走重复路。
送行回来后,宵夜前会在代东王得用的主持下如约召开。
首先审议了各项开支的费用,逐级分摊,吵闹哭喊中最终也定了下来。
女婿们偷鸡选的是二哥李拴住家,得益于二嫂性格开朗,为人大度,商量结果是抓一只公鸡给他们加菜。
一众近亲闹哄哄中享受着宵夜席这不多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