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一场全面战争的结局是不可想象的。它很可能意昧着数千年文明的毁灭,连一个能庆祝
胜利的人都不能幸存下来。
我们在确定军事目标时,首先需要认识到,世界上大多数最基本的令人苦恼的问题是并
不适宜用纯军事的办法来解决的。我们与那些嘲弄人的尊严、否认个人自由的意识形态之间
的冲突,必须通过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寻求解决办法。这个世界不可能平
静、安定下来,因为占世界总人口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过着相当豪华舒适的生活,而另外三分
之二的人仅仅只知道贫困、肮脏和幻想。
因此,我们确定对外政策的目标必须考虑到这些基本的现实,而且必须明确地阐述这些
目标,以免使这些目标成为隐藏我们自私和唯利是图的目的的十足战争叫嚣。譬如,我很怀
疑某些政府官员所说的这样的话:我们进行越南战争的目标还是表里如一的,即使存在着外
交上很少有诚实可言或者难得赤诚相见这样明显的现象。约翰逊总统所阐述的目标,亦即本
书(一九六七年一月)所列举的他的目标,在我看来似乎不存在模棱两可、闪烁其词之处,而
且,这些目标也是我国政府在不与对方妥协的情况下能够体面地达成的目标。但是,对于一
些掌权的和有影响的其他人士的辩解,即我们在越南的战争目的毫无利己之心,只是一心要
保证那里的人民获得“选择他们自己政府的自由”,我是很怀疑的。不久前,艾森豪威尔总
统将越南的丧失引述为“失去了宝贵的锡矿以及大量的橡胶、稻米供应”。
也许人们可以认为,正是这些东西,而不是“自由”,才是某些人的眼睛死死盯着的真
正目标。那些说我们的目的是“要使河内停止侵略行径”的人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没有
北京的支持与补给,河内是不能长久坚持下去的。
如果我们相信关于我们目标的后一种说法,实际上就等于认为,我们的目的是迫使河内
和北京不仅要停止支持武装入侵和颠覆越南的行动,而且要停止支持武装入侵和颠覆老挝、
柬埔寨、泰国、缅甸的行动。根据东南亚条约,美国对所有这些国家都承担有义务。这样,
美国自然就得要么公开地,要么通过秘密的外交途径向共产党中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们
停止支持活动。对于向红色中国提出最后通牒的任何办法是否明智,我是深表怀疑的。我相
信,目前的中国领导人会拒绝以任何方式向他们提出的任何最后通牒。如果我们被迫扩大军
事行动,以挫败旨在推翻东南亚条约保护之下的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侵略阴谋,那么我相信,
我们就会认为有必要大大增加派往那里的军队。以我之见,如不使用战术核武器,那无论我
们向那里派出多么大的我们自认为能满足需要的兵力都仍将证明是不敷使用的。而如果使用
战术核武器,后果如何就只能凭主观推断了。最后,我认为,除非某个敌人首先使用核武器
打击我们的国土或军队,否则,使用这种武器打击敌工业中心和人口中心将会引起自由世界
舆论的极大反感,很可能使我们处于众叛亲离、孤立无援的敌对世界中。
因此,我们应该自己决定我们世界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应该仔细地规定这些目标
的具体内容,保证这些目标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没有超出我们的能
力。我们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
为了追求一些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将我们的资源消耗殆尽,可能会使我们无力
对付最终的考验。我感到,这种考验确实在向我们迫近。
至于我们在越南的直接目的,阿瑟-戈德堡大使一九六六年九月向联合国大会所作的扼
要阐述是很有权威性的,可能说的完全是真话。这些目的是:我们并不谋求在越南建立永久
性军事基地,也不谋求在亚洲建立一个“势力范围”;我们并不谋求北越政府的无条件投降
或将其推翻;我们不排斥“任何一部分南越人民”和平地参与关系到他们国家未来的事务;
我们随时准备在一九五四年和一九六二年日内瓦协议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美国愿
意,他说,将越南统一问题留待双方人民“自由选择”,并愿意接受选择的结果,最后,还
准备在得到对方私下的或通过其他方式所作出的如下保证之后停止对北越的一切轰炸。
这一保证应当是迅速采取使战争逐步降级的相应行动。如果北越能同意一个从南越分阶
段撤出一切外来军队(美国和北越的军队)的计划,那么美国将同意在联合国或其他机构监督
之下进行这种撤军。这些目标看来虽不能立即实现,但与确保我们对该地区锡、橡胶和稻米
的控制的目标却是不一样的。因此,这些目标与我国人民在世界面前长期保持的道德形象,
与我们长远的根本利益要一致得多。
我们总的世界目标,即那些明显属于我国根本利益范围之内的目标,则更有待于研究讨
论。不过,我认为有一些目标是明确的。它们包括以下各点,但并不仅限于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