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海听罢,先坐起身形,从容不迫地活动着胳膊腿。
张九六怕他跑掉,瞪着眼睛盯着他,闪亮的长矛直指到他的胸前。心里说,你若敢动,我就扎死你。
胡大海坐在地上,眯缝着双眼,往四处偷看。看什么呢?他看看四周有人没有。若要有人前来,他不就得救了吗?可是,他看了一阵儿,连一个人也没看见。他又怕耽搁时间长了,惹张九六生疑,所以,无奈抬起右臂,伸出中指,口念咒语,假意作法:“天灵灵,地灵灵,六字真言一点通。胡大海这里念咒语,呼唤天将和天兵。托塔李,赵公明,二郎杨我太白星,金、木、哪吒三太子,四大金刚摩里青。驾祥云,下天宫,保佑老胡大英雄。灵光阿弥勒敕——”
胡大海那里乱念,张九六这边儿暗笑,天底下竟有这么不要脸的人,真能绷着脸装蒜。他对胡大海说:“念完没有?神仙在哪里?”
胡大海说:“别急。你没听说过吗?真言得念三遍。这是头一遍,神仙刚得着信儿。”说罢,缓了一口气,又念第二遍。
张九六等他把第二遍念完,又问:“神仙在哪里?”
胡大海认真地说:“别急。这会儿正在半路上呢!”
别听胡大海嘴里这么说,其实,他心里早凉了。为什么?他一看山坡上下,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谁能来救他?他心想道:等把第三遍念完,我还能说什么?
此时,张九六又催促道:“磨蹭什么,还不快念?本帅可把话说清楚,你的神仙拘不来,我可就不客气了!”说罢,把长矛抖了三抖,晃了三晃。
胡大海无奈,扯开嗓门又念道:“天灵灵,地灵灵,六字真言一点通……”
说也奇怪,他刚念到“金、木、哪吒三太子”的时候,忽听树林之中有人高喊:“谨遵法旨,吾神来也!”
这一嗓子,可把张九六吓了个够战。怎么?他万没想到真有人来捧场啊!
这阵儿,胡大海也是一愣。心里说:这是哪一位!他定睛一看,见树林中钻出一人,飞马来到他二人面前!
见来人,好相貌,
威风凛凛九尺高。
虎头巾,头上罩,
一朵红缨顶梁飘。
身上披,箭袖袍,
一条宝带围在腰。
弓在囊,剑在鞘,
上镶珠宝放光豪。
黄骡马,透骨龙,
四蹄蹬开快如风。
面似火,眉如弓,
两只凤眼亮如灯。
长得好,五官正,
三结长髯飘前胸。
软藤枪,手中擎,
好像怪蟒舞当空。
人似虎,马赛龙,
十人见了九人惊。
胡大海看罢,顿时心头豁亮起来。来者是谁呀?原来是八臂哪吒宁伯标。
书中交待:宁伯标,字兴国,苏州凤凰庄人氏。此人文武双全,元顺帝至正八年,他考中了武状元,先在兵部任职,后调安徽做了芜湖镇守使。常遇春攻打芜湖时,弟兄二人相见。怎么他俩成了弟兄呢?常遇春自幼父母双亡,是宁伯标之母宁氏夫人把他奶大的,因此,他二人亲同骨肉。十岁时,弟兄分别。后来,宁伯标保了元顺帝,常遇春保了朱元璋。
弟兄二人相见,常遇春劝兄改邪归正。宁伯标也见元顺帝昏庸无道,便带着一家老小,弃城而走,回到原籍凤凰庄。按理说,镇守使是国家的命官,弃城而走是犯罪的。可是,当时义军四起,元兵已不能控制全国,苏州又属张士诚管辖,所以平安无事。
宁伯标的父亲早年去世,只有母亲宁氏健在。他的原配夫人洒氏,因婆媳不和,早已离去。抛下一个女儿名叫彩霞,年已及等。宁伯标怕孩子受气,一直未有续娶。
宁伯标家资巨富,广有庄田,是凤凰庄的首户。在家里一躲,吃穿不愁,倒也逍遥自在。
不过,他是个重义气、有抱负的人。他时常想念常遇春、胡大海这些弟兄。无奈,老母在堂,女儿又到了订亲的年龄,使他不能远离。为此,经常闷闷不乐。为消磨时光,他有时练武,有时读书,有时到郊外行围。前两天,他带了六个家丁,用马车拉着帐篷和炊具,到凤凰岗来打猎。他驻在山坡上,听过路商贾说,牛膛峪一带摆下了战场。细一打听,才知道是张士诚与朱元璋开兵见仗。当然,他是心向明军的,为此,一直挂记在心中。今天早晨,他让家丁看守帐篷,自己单人独马准备到前敌去一趟。这真是无巧不成书,他刚走进树林,忽听山坡上有人喊叫。声音挺熟,可听不清喊叫什么。宁伯标略一思索,顺着声音就来了。刚走到树林边,忽听有人喊:“天灵灵,地灵灵……”宁伯标一听,心里说:这不是胡大海的声音吗?他怎么跑到这里来了?他又往前紧走了几步,隔着树空一看,只见胡大海坐在地上,正胡说八道呢!而且,张九六托着长矛,站在他的面前。宁伯标看罢,明白了,真使他又惊、又喜、又气、又乐。惊只惊,在这里见到了胡大海;喜只喜,弟兄二人巧相逢;气只气,胡大海胡说八道,丢人现眼;乐只乐,张九六这么大的元帅,竟受了胡大海的摆布。宁伯标心想;干脆,我给二哥捧捧场吧!这才大喊一声“吾神来也”,催马来到他俩面前。
书接前文。胡大海见了宁伯标,精神顿时振作起来。只见他一个鱼跃,站起身形,一手掐腰,一手比划:“我就知道你准得来嘛!快,给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