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0章殴打左都御史,君子动口也动手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好诗!传朕口谕,命翰林院将此事载入史册,朕要亲自过目。”
这是元景帝对翰林院那帮书呆子的报复,谁让他们不同意让他蹭一蹭许七安斗法佛门的荣誉呢。
崎岖的山道,穿着道袍,玉冠束发的李妙真,背着师门赠予的法器长剑,缓步而行。路边野花烂漫,阳光明媚,山清水秀,她一路走,一路看,怡然自得。
一柄红艳艳的油纸伞跟在李妙真身侧,伞下是倾国倾城的魅,眸如点漆,红唇鲜艳,肌肤雪白,穿着繁复华美的长裙,一副风华绝代的豪门千金打扮,眼波流转间,媚态天成,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
魅不是寻常鬼物,必须是阴年阴月出生的女子,且死后依旧是处子之身,方能炼成魅。
“再有八十里便到京城啦,主人,我们在京都城久住一阵,可好?”
魅的名字叫苏苏,她望着南方,饱含期待,她还从未去过京都城,想要多玩一玩。
元景帝闻言大喜,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正要点头同意这个建议,突然许子圣跨步而出,速度极快,一闪就来到了左都御史袁雄的面前,右手高高抬起,猛地落下,狠狠的扇在了袁雄的脸上,力道极大。
如今却因为袁雄的这个提议,三人都表达的反对的意见,这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可见对手这个计策的痛恨。
李妙真一脸的不耐烦,她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了沉声道。
宦官恭敬的行礼,小心翼翼的禀报道。
李妙真最后一笔落下,阴风卷着一道道破碎的魂魄而来,在尸体上方凝聚,化作一个不够真实的虚影,那是一个精瘦的汉子,目光呆滞,呆呆的漂浮在尸体上方。
鬼魂受到阴气的滋补,呆滞的表情有所变化,神志有些混乱,只是喃喃道。
元景帝眼睛一亮,露出了笑意,对其点头,赞赏的说道。
苏苏原地蹦跳,满脸的不可思议,她觉得李妙真长歪了,天宗修行讲究的是太上忘情,李妙真自从下山之后,打抱不平,惩恶扬善,急公好义,完全背离了天宗的修行理念。
“我对京都城可不熟悉,也没有什么熟悉的人,甚至此次去是为了天人之争,京都城可是人宗的地盘,你就不怕被他们超度了!”
元景帝神色不愿,眼眸深邃,他对袁雄的计策十分满意,并不同意许子圣的观点,沉声道。
“此乃良策,可以解决朝廷粮草运输的难题!”
黑色淤泥的主要成分是乱葬岗挖掘出的尸泥,辅以各种阴性材料。黑色的血液的主要成分是阴时出生的处子的癸水,辅以各种阴性材料。散发寒气的药材,则是一些生长在极阴之地里的药材。
左都御史袁雄心里一动,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表现一下,跨步而出,恭声道。
楚州是大奉最北边的州,紧邻着北方蛮族的领地,是镇北王的地盘,负责镇守抵御北方蛮族。
“怎么处理他?”
宦官退下,片刻后,魏渊跨入了御书房,照例站在自己的的位置,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什么声音。
元景帝神色沉静,不露声色,点点头,说道。
这条山道并非荒无人烟,如果在怨魂消散之前,有旅人经过,很可能会遭怨魂攻击。轻则大病一场,重则死亡,苏苏认为,应该及时杜绝这样的事情。
“陛下,此计不可,还请诛杀这个祸国殃民的佞臣!”
“镇北王向朝廷讨要三十万两军饷,粮草饲料二十五万石,诸位爱卿是何意见?”
“陛下,时值春耕,百姓农忙之时,不可再添徭役。自古民以食为天,任何事都不能在春耕时打扰百姓。另外,去年天灾连连,百姓余粮不多,此计无异于火上浇油,把人往死路上逼。”
李妙真剑眸之中精光闪耀,转头四处张望了片刻,很快就锁定了前方的一处草丛,连忙奔去。
“许子圣,你放肆,还不停手!”
李妙真沉吟不语,不停的思索着,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云州案时,配合许七安查案的经过,她竭力的回想,试图借鉴许七安的思路,来破解这具尸体的谜团,但她失败了。
李妙真脸色阴沉,无比肃穆,如果这是真的,那可就是一件大案子,让她心中的正义蠢蠢欲动。
李妙真打量着这具尸体,稍稍沉吟,急公好义的性子再次发作,轻声说道。
大奉如今朝堂之上,三方鼎立,王文贞,魏渊,许子圣相互制衡,相互牵制,极少有达成共识的时候。
苏苏此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血屠三千里,那可是惊天大案,与其相比,云州的案子都是小儿科,不可相提并论。
许子圣闻言颔首赞同,王文贞不愧是百官之首,执掌朝政,总理阴阳,心中有着读书人的原则,不是袁雄等人可以比肩的。
元景帝没有看向魏渊,目光依旧看着户部尚书,有些生气的说道。
“陛下,此次蛮族来势汹汹,早在去年尾就已发生过数起大战。王爷神勇无敌,屡战屡胜,若是因为粮草紧缺,后勤无法补给,耽误了战机,后果不堪设想啊!”
李妙真把尸体抬到路边,吩咐苏苏取出三截竹筒,竹筒里分别是黑色的淤泥、黑色的血液、散发寒气的药材。
“我好像闻到了血腥味!”
许子圣眼中带着冰冷的杀意,死死盯着袁雄,上次科场舞弊案,此人就上蹿下跳,兴风作浪,本来此人应该是魏渊对付的,不知为何没有动手,让他逃过了一劫,没想到居然还敢向元景帝献这等恶毒的计策,真是该杀!
突然,李妙真鼻翼微微抽动,神色微变,沉声道。
“这样不行,那也不行,众卿难不成只会反驳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