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闻言一惊,哪里承受得起元康帝如此说,连忙躬身说道。
“陛下,我这位姑父已经付出太多了,已是接近知天命之年了,断了家族传承香火,如今只有一个女儿,更是天各一方,还望陛下垂怜!”
林如海神色一正,赶紧整理了一下仪容,这才跨入房中,拜见贾母。
林黛玉摇摇头,紫鹃不懂,她莲步轻移,也不再去往荣禧堂,向着贾母院子走去,贾雨村的事情她不管了!
大明宫,御书房,元康帝神色威严,忙碌着批复案桌之上的奏章,两摞奏折堆满了桌面,将元康帝淹没其中,他手中动作不停,抬头看了一眼对面这位年轻英武的武安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爱之色,少年将军,睥睨张扬,锋芒毕露,这才是他需要的武勋,而不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沉迷富贵的废物。
“贾爱卿,伱回到神京之后,可还适应?”
贾政本酷爱诗书经义,对读书人更是青眼有加,林如海是探花郎,文章自然没得说,又是自己的妹婿,朝廷三品大员,他自然不敢怠慢,拉着林如海的手臂,就往府中而去,边走边说道。
林如海没有立刻前往荣国府,看望自己的女儿,而是马不停蹄地进入了大明宫御书房,向元康帝复命。
“臣谢陛下!”
“老爷,荣国府到了!!”
元康帝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位如同朝阳一般气盛的武安侯,格外的温和。
“你说赏罚分明,朕深以为然,你整顿羽林卫有功,当赏!”
“你治盐有功,不能不赏,你就先在礼部做个侍郎,等日后六部尚书有缺,你再补上!”
贾府的消息他也有所耳闻,府中子弟都不成器,全靠祖荫庇护,一个个沉迷富贵之中,成了纨绔。不过神京城之内的其他勋贵家族大都也是这种情况,不过衰败的没有贾府这么快罢了。
时光飞逝,不舍昼夜,转眼就是三个月过去了,林如海回京了,下了船,望着熟悉而又陌生的神京城,恍若做梦,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再次回到神京,当年陛下命他前往江南治理盐税,他就做好了死在江南的准备,如今十几年过去了,陛下居然垂怜他,将其调回朝中,让心中无比轻松。
贾昶此时身上锋芒毕露,桀骜张扬,这是他有心维护的人设,少年封侯,若是太过老道沉稳,必会让人心生忌惮,远不如少年轻狂,让元康帝放心。
贾昶如今已经是封侯拜将,再想升官不太可能,心中并无所求,但是却不能如此说,一个人如果无所求,就会让上位者感到难以掌控,他眉头微蹙,思索了一番,这才从脸上露出了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小心翼翼的看向了元康帝,试探的说道。
一旁坐着的林黛玉立马站起身来,眼睛红了,泪光模糊了眼睛,行礼道。
“妹夫这是说的哪里话,快随我进来,老太太和黛玉都在等着你呢!!”
贾政听到此话,神色一喜,连忙开口向林如海说道。
元康帝叹了一口气,如今他手上也是没人,不然怎么会让王子腾担任京营节度使,矮子拔高个罢了,王子腾和荣国府有着姻亲关系,借助宁荣两府的军中关系,这才算是勉强站住了脚跟。
御书房内,元康帝似乎有何永远批复不完的奏章,他是一个对自己,对臣子都极为苛刻的皇帝,绝对不允许自己怠政,每天过得比牛马都累,没有一刻的放松。
不同于上次林黛玉进入荣国府,如今林如海拜访,荣国府正门洞开,显然对林如海十分重视,不敢怠慢。
林黛玉闻言,心中升起了共鸣,她聪慧无比,一下就猜出了贾昶当年在府中有意收敛锋芒,谨小慎微,和她如今倒是有些相像,感同身受。
贾政一脸疑惑,不解的看向了林如海,茫然的问道。
江南盐商气大财粗,与朝中许多大臣关系密切,势力庞大,根深蒂固,如果不是林如海在江南看着,盐税比如今至少要低三成,这是元康帝很难接受的。
贾母也是神色微动,没想到自己这个女婿如此受陛下看重,居然成为了礼部侍郎,心中一个念头越发强烈了起来,余光扫了一眼痴痴看着林黛玉的凤凰蛋贾宝玉。
元康帝说到此处,冷哼了一声,之前他不是没有整顿过羽林卫,但是效果甚微,他任命的羽林卫统领敷衍了事,根本就没有魄力整顿。
“你刚刚回京,朕也就不留你了,免得耽误了你父女团聚,日后武安侯必然会埋怨朕不体恤你了!”
“不哭,以后父亲就留在神京城了,陛下皇恩浩荡,任命我为礼部侍郎,以后咱们父女俩再也不需要天各一方了!”
元康帝对贾昶的出现,心中是十分高兴的,一方面是贾昶解决了北境动荡,另一方面是贾昶出身荣国府,本身就是根红苗正的勋贵中人,可以为他拉拢军中将领,稳固他的帝位,助他掌控军权。
贾母见到林如海的模样,眼角浮现出泪花,略带一丝悲伤,当年林如海走的时候,贾敏也在一旁,如今再见,却是只剩下一个了。她看到林如海须双鬓斑白,心里也有些堵得慌,林如海还没有贾政大呢!
“看来他也不容易,上面没有母亲护着,是个可怜人!”
贾昶脑海里浮现出林黛玉那张楚楚可怜的小脸,动了恻隐之心,所以才会提出这么一个请求,而且林如海作为三品大员,如果回到神京,最少可以成为六部侍郎,对他也极有帮助。
“妹夫何处此言啊?”
“舅兄有所不知,这次我能回到神京,还要多亏了府中昶哥儿向陛下进言,我才能活着回到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