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几位元康帝的心腹大臣领命,将这道密旨带回府中,贴身保管,不敢打开。
戴权作为御前总管,在潜邸时就伺候元康帝,对这位九五至尊的性情十分了解,元康帝越是表现的漫不经心,就越重视此事,他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任何的大意,连忙回禀道。
“武国公拒绝了甄应嘉的拉拢,表明了要中立的态度,并且说如果他动了,陛下定会心生忌惮,甚至警告甄应嘉,不要妄图拉拢贾氏一族的其他人。”
“确有此事!”
贾昶神色从容,面对甄应嘉炙热的目光,不紧不慢的端起了身旁茶杯,用杯盖撇了撇浮沫子,轻轻饮了一口,文雅清逸,没有一丝的焦躁。
戴权闻言心中惊诧,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脑门子的冷汗,弓着身子说道。
“这事如何做,自然是由你来做主!”
甄应嘉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贾政的反应,见他神色微变,心中多了几分把握,继续说道。
“如今陛下性命垂危,昏迷不醒,又未曾立下东宫太子,我等该如何是好?”
贾宝玉听到这话,感到好奇,抬头看了一眼甄应嘉,连忙拱手作揖,开口喊人。
“说下去!”
“武国公说他虽然无法决定谁可以成为太子,但是却可以让谁无法成为太子,若是他向陛下进言,陛下也会考虑他的意见的!”
甄应嘉见贾昶不开口,心中有些按捺不住,身体微微前倾,带着几分焦急,连忙说道。
“世叔,不是我自夸,如今我已经是荣盛至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算是扶持了三皇子登上大宝,也不可能更进一步了!”
贾宝玉虽然顽劣,不通世事,但是模样算是英俊的,甄应嘉见了也是连连赞叹,但是和贾昶一比,却又差了许多,不是容貌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气质神韵之上的差距,贾昶如天上白云,洁白无瑕,贾宝玉如地上的烂泥,漆黑污秽,不可相提并论。
戴权的脑袋死死的贴在地上,额头一片青紫,贾昶这话着实有些大胆,犯忌讳,他担心陛下听了此话会震怒。
不同于大乾建立之初,太祖大肆册封功臣,四王八公,十二侯爵,如今已经是太平盛世,不论是谁荣登大宝,都不会再册封异姓王了,国公已经是贾昶可以获取的最高爵位了。这一点,太贞帝,元康帝,贾昶,朝中大臣都心知肚明,甄应嘉自然也知道,他还如此说,明显就是想要忽悠贾昶。
“剑眉星眸,刚毅儒雅,清俊脱俗,隐隐透着一股煞气威严,不愧是陛下册封的武国公,好模样,好风采,好气度!”
贾政听到这话,连忙让小厮将贾宝玉喊了过来,让他拜见世叔。
“起来,你是御前总管,在其他人面前也是威风八面的,今日怎么这么胆小,真是让人笑话!”
戴权闻言神色一凛,连忙躬身,低着脑袋,小心翼翼的回禀道。
李光正见众位大臣均不出声,神色肃穆,目光湛湛,继续说道。
“嗯!”
元康帝转过头,再次批阅奏折,手中的朱笔不断勾画,良久才说道。
大明宫,乾清宫,元康帝脸色有些苍白,疲惫虚弱,但是依旧坐在书桌前,批改那堆得高高的奏折,对一旁满脸担忧的戴权问道。
元康帝听到此话,微微颔首,对这位贴身大太监的话十分受用,笑着说道。
“世兄,此事我贾氏一族不敢掺和,你还是请回!”
贾政开口将甄应嘉身介绍了一番,这才将甄应嘉的来意细细说了,向贾昶说道。
“武国公还说”
“话虽如此说,但我们府中如今已经是富贵至极,还是谨慎些为好,何必再去蹚这个浑水。”
“而且,不论是哪位皇子成为太子,日后荣登大宝,都会对我进行拉拢,我又何必掺和这趟浑水呢?”
甄应嘉眼眸微动,脸色微变,皱眉思索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
贾政低头饮了一口茶,对甄应嘉的来意有了猜测,甄家的女儿在宫中为妃,生下了三皇子,如今正在户部参政,对太子之位有着觊觎之心,私底下没少拉拢朝臣,活跃得很,甄家自然是支持三皇子的,想要拉拢贾氏一族,主要是拉拢身为武国公的贾昶。
“我虽然无法决定谁成为太子,但是却可以反对谁成为太子,若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我就向陛下明确表态,三皇子不可为人君,想必陛下一定会慎重考虑我的意见的!”
“我听说世兄的爱子也叫宝玉,和我那不成器的孽障一个名字,倒是稀罕!”
“所以世叔,你还是省省力气,我不会同意支持三皇子的!况且,陛下也不会同意我支持任何皇子的,我若是动一下,陛下必然会心生忌惮!”
“世兄既然已经决定了,我也不好强人所难,今日且先告辞,日后再来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