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方伟民张口回答“你要改这首?”
“没错。”王世风点点头“方老师觉得这句词在说什么?”
这小子学聪明了,竟然先要答案?
方伟民开动脑筋,想到一个笼统的回道“这是东坡先生表达对妻子的哀思。”
这个词,不管你怎么改,都是一首悲词!
至于细节,我后面再补充就行了。
“我改动两个字,这句词可能就不是悲词了。”王世风轻笑一声,拿起手写板,边说别写“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然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妻凉。”
自难忘改成了自‘然’忘,话凄凉改成了话‘妻’凉。
看着大屏幕上文字的冲击,所有人都懵了。
这....非但感受不到悲,怎么还隐隐感觉到一丝窃喜呢?
这样一来意思就变成了,老婆死了十年,自己记不起来,就把老婆忘了,然后到处找人说,自己老婆凉了....这乍一听,还有点灵异。
原本诗词对故人的怀念之意,瞬间变成了对生死看淡的豁达,结合一下古代男人三妻四妾的习俗,似乎,合情合理啊!
妙啊!这不但是词意变了,连人设都变了。
从一个十年哭坟的忠贞好男人,一下子变成了风流不羁的在老婆坟前蹦迪的大渣男了
看着再次满堂彩的王世风,方伟民越发郁闷。
该死,早知道不提前说答案了。
谁特么想到,王世风连黑白都能颠倒过来
可恶,难道是自己的底线还不够低?
我再想想办法
方伟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要怎么圆。
“方老师,这句词,你觉得改动了意境吗?”王世风笑着问道。
方伟民越发头疼“勉强算是改了,不过古诗词你这么改动,简直就是糟践瑰宝,不妥不妥。”
“方老师,咱们就事论事,不要说没用的,古诗词本身就是词作者抒发自身观点的一种方式,诗词真正的意义在于能够从古诗中领略几百甚至几千年前古人生活的状况,以及古人的所思所想,换而言之,无非就是用用文言文写日记。”王世风不急不缓的说道。
听王世风这么一说,观众忽然间豁然开朗,原来古诗是跟日记差不多吗?
怪不得杜牧老先生招聘..啊不,祭祖都要写首诗。
这么一想,自己要是现在开始写日记,几百年后是不是也有可能收入课本?
那以后可得好好写日记了,争取写长点。
但是这句话在方伟民这种自诩知识分子的大师耳中,那就是格外刺耳了。
诗词这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跟日记相提并论!
这是有辱斯文!
“王老师这话说的就有些数典忘祖了,古诗词都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其价值值得我们用毕生去探索和钻研,你用日记来比喻,这太不尊重古人了。”方伟民大怒道。
“敢问方老师,那古人活着的时候,就是古人了吗?”王世风微微一笑。
?
这是什么问题?
方伟民愣住了,有点没懂。
“古人只是与我们生活在不同时空的普通人而已,他们的所思所想也有局限,也并非全知全能,我们是要尊敬先贤,但不代表我们要盲从,将他们的话奉为金典,我们要从前辈的遗留中求同存异,再接再厉将文化继续发扬,而不是守着文字沾沾自喜,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思辨与理解。”王世风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重锤敲击在所有人耳中。
“方老师,时代变了。”
全场静默,所有人看向王世风的目光都带着敬畏与炽热,体内仿佛被点燃了什么火种一般。
屏幕后的观众们也都是若有所思,
“你...你这是大逆不道!”方伟民浑身发抖,但是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反驳。
因为王世风的话对他的冲击太大了,这简直是直接把他几十年奠定的认知观给打破了,这是要诛心啊。
尤其是那句时代变了....让他感到无比的恐惧。
难道自己...真的老了???
“方老师别生气嘛,我就随便说说。”王世风却展颜一笑,轻松开口。
刚才言辞凿凿的压迫感荡然无存,恢复了英俊翩翩的美少年模样。
方伟民感觉像是一击重拳打在空气里,十分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