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纹龙不听劝,宋江也不听杨长所言,以致华州后再落虎口,受了不小皮肉之苦。
史进去东平细作次日,宋江回味杨长劝谏心下不安,便将这边情况详细写了书信,命人星夜往东昌送与吴用请教。
吴用看了书信大惊,嘱咐卢俊义不要轻易进军,自己亲往东平襄助。
卢俊义本不想挂帅,生生被宋江逼到帅位,等吴用走后便扎营屯驻,完全没攻打城池的意思,只是派哨探掌握东昌、东平两府动向。
陪太子读书,也得有陪的样子。
吴用来到宋江营寨,直言表子水性无情,史进此去必然遭殃。
宋江听完愣在原地,喃喃说道:“当时杨长也曾劝谏,我一时没多想就允了,事到如今,如之奈何?”
“杨长竟有这见地?可见此人不简单,不过哥哥不用着急,小可既然星夜来此,必解此困局。”
“卢员外那边”
“员外还是很懂事,他不会轻举妄动,况且我安排完就回去。”
“那就好,军师快快用计。”
“嗯。”
吴用则转身走到门边,让帐外侍卫唤来顾大嫂,他要再安排潜伏计划。
顾大嫂老成持重,扮乞丐入城联系上史进,可惜对日子时却出了差错,以致九纹龙越狱不成,又吃了一顿好打。
三月二十九日夜。
史进越狱放囚引乱,却没得到宋江响应。
董平意识到城中有内应,就让程万里独自守好城池,自引兵马杀奔宋江营寨。
天蒙蒙亮,宋江收到前军哨探,猜到顾大嫂也出了问题,即令各营头领出寨迎敌。
不多时,双方在寨外空地排开阵势。
宋江引马阵前,见对面董平银甲白马、手持双枪,箭壶中插一面小旗,上写一联‘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董平仪表堂堂、风流潇洒,看得宋江心中欢喜不已。
捋须思量之际,董平催马行至阵中,举枪喝喊:“大胆草寇,安敢犯我城池?看到董爷至此,还不下马投降?”
“好个‘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若肯归顺梁山、替天行道,必然是一大臂助。”宋江与左右交流时,看到杨长已经跃跃欲试,却故意不回应让他出战。
“韩团练,有劳出阵,擒下董平。”
“是。”
韩滔言罢手执铁槊,骤马出击直取董平。
然而,董平双枪攻势惊人,照面就如暴雨梨花,打得韩滔拼命招架,并无半点还手之力。
宋江看后更加欢喜,心说这武艺在梁山也名列前茅,必要擒下他为我所用。
看到韩滔险象环生时,杨长再次蠢蠢欲动想请战,宋江却故意无视并叫出徐宁。
“徐教头,速速替下韩团练。”
“得令!”
徐宁飞马而出,以钩镰枪入阵,截住董平厮杀。
韩滔拍马回阵心有余悸,回首看到阵中斗得尘土飞扬,一时竟看不出谁强谁弱,心道金枪班教头果然厉害,我与他还是很有差距。
阵中两人,大战五十余合,竟不分胜负。
宋江恐徐宁有失,急下令鸣金收兵。
董平听到敌阵鸣金,误以为宋江胆怯惧敌,随即指挥后军跟他冲阵。
宋江望见急挥令旗,寨前寨内兵马即一分为四,由东西南北要将董平合围,打算一鼓作气擒下双枪将。
董平举双枪左右冲杀,脸上却没有一丝惧意,最后奋力杀开一道口子,带着残军往须城方向逃走。
宋江见日头西斜,担心路上或有伏兵,便没苦追董平与残兵,而是挥师稳妥前行。
夜里兵临城下,宋江即命各营围城进攻。
晚上视线不明,攻城也以虚张声势为主,目的是让守军疲乏不休,为来日再战消磨士气。
前军围城骚扰佯攻,宋江则在大帐聚将商议,正色说道:“我们连夜攻城,城内却没有动乱,估计史大郎、顾大嫂未能成事,早上在安山镇厮杀,我看那董平自恃英勇,作战常常不管不顾,所以明天我将以己为饵,诱他出城进入彀中.”
“哥哥不可。”花荣急忙出言打断,沉声提醒道:“别忘了晁天王当初也这样”
“呵呵。”
宋江自信笑道:“你们尽管放心,我与晁天王不一样,再说这也不是曾头市,仔细听我安排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