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理家
这日李惟俭车驾回返伯府,自仪门前下得车来,又打发茜雪将平儿送过府去。他回家中优哉游哉自是不提,平儿一路进得会芳园,过大观园又到得凤姐儿院儿。
入得内中,便见凤姐儿歪在炕头上,一旁的贾琏正小意嘘寒问暖着。二人见平儿回来,紧忙止住话头,那凤姐儿观量平儿一眼,却不曾瞧出什么来,心下腹诽莫非那野牛不曾得手?
因是问道:“都办妥了?”
平儿利落回话道:“回奶奶,都办妥当了。四爷先是领着我去了股子交易所,递给小吏一张纸笺,说是三日后便将股子凭证送到伯府去;其后四爷又走了几家衙门,算算拢共为奶奶张罗了几百台车子订单呢。”
王熙凤顿时喜形于色,赶忙问道:“这话是怎么说的?”
平儿素来能说会道,当即绘声绘色将今日一行说将出来,听得王熙凤心下熨帖无比。不由得暗忖,总算没平白被那野牛占了便宜,好歹还知道体贴自己个儿。
一旁的贾琏不知王熙凤手中存了多少银钱,浑不在意笑道:“不过几千两银子,留在家中作体己就好,何必劳动俭兄弟?”
贾母情知黛玉素来知礼,因是也不消多与其交代,只寻了紫鹃、雪雁仔细吩咐照料黛玉饮食起居。
薛姨妈、宝钗瞧在眼里,前者欲言又止,又与宝钗对视一眼,顿时心下好生憋闷。王夫人原本内定了宝钗在一旁协理,如今王夫人这一病,宝钗顿时没了撑腰的。现下老太太又开了口,虽只是暂时的,可却成了凤姐儿掌家、探春管家,宝钗此时再过去指指点点只怕不合适。
贾母情知王夫人就指望着元春生下皇子来,好引为依仗,不料小皇子没站住,灰心丧气之余不免生了心病。
当下领着丫鬟、婆子,与湘云道别一声,快步便往东北上小院儿寻去。
凤姐儿闻言便习惯性又要拿金项圈去堵贾琏的嘴,情知琏二爷得了银钱说不得又去外头厮混。可念头一转,琏二爷出去鬼混,自己个儿不会有样学样?又想起那野牛来,凤姐儿不禁心下一荡,这开口便转圜道:“要银子也不早些说,前脚儿方才买了股子,后脚儿你就来要银子。”
赵姨娘一琢磨也是,赶忙颔首:“是这个理儿……到底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总算向着我一回。三丫头,那这差事何时能落下?”
一旁的探春打趣道:“云丫头与其记挂着咱们送什么,不如想想俭四哥这回送什么呢。”
因是笑道:“她又来寻你安排她那兄弟?”
“好好好。”赵姨娘长出一口气,喜得豁然而起:“你先歇着,我须得赶紧去跟你舅母言语一声儿去。”
出得凤姐儿院儿,冷风一吹,探春顿时心下清明起来。太太早前掌家,各处管事儿的婆子多是太太的陪房,这般情形下还能有人寻机送来避子汤,幕后之人是谁不言而明!
王熙凤乜斜一眼冷笑道:“二爷说的好听,好容易存下几千两银子,要不赶紧寻个妥帖的法子存了,只怕来日又被二爷缠磨了去。”
凤姐儿心下对探春并无成见,反倒乐见其成,因是笑道:“老祖宗这话就过了,本就是动动嘴的事儿,哪里就劳动了?往后探丫头有事儿拿不定主意,只管来问我就是。”
凤姐儿笑道:“那往后就得拜托三姑娘了。”
有丫鬟凑趣道:“云姑娘,这回可不一样呢。”
贾琏方才一走,平儿就禁不住道:“二爷得了银钱,只怕这几日又不着家了。”
探春又将罚没的月例分与赵国基家的一吊钱,惹得赵国基家的笑得合不拢嘴,下晌时赵姨娘就笑吟吟寻过来给探春送了一双绣花鞋。
探春耐着性子道:“这是谁招惹了姨娘?”
不拘如何,探春领了凤姐儿情分,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有人暗害了凤姐儿。因是打定主意,来日须得尽快将妥帖人手安插进厨房里。
湘云吃吃笑将起来,道:“怎么说起俭四哥来?大家过生儿,哪一回俭四哥少送了?”
待各自散去,探春便与凤姐儿一道去了其院儿中。二人落座炕头,探春这才叹息着说道:“亏得老祖宗发了话,不然这外头事我实在不知,下头人问起来一时间竟没了主意。”
赵姨娘气急而笑,说道:“谁招惹我?还能有谁!外头都道我亲闺女管了家,总要给你舅舅谋些好处。如今好处没捞着,反倒惹了一身闲话。那外头的婆子都道三丫头只认嫡母不认生母,还说三姑娘的舅舅是王大人……你,你让你舅舅怎么想?”
薛姨妈听得心焦不已,紧忙辞别了王夫人快步往自家而来,入得内中便见碧莲人事不省、生死不知,顿时唬了薛姨妈一跳。
说话间到得仪门,一众姊妹驻足,目送黛玉领着两个丫鬟出了仪门,须臾后便上了胡家的马车。
探春颔首,愁眉苦脸。
一路进大观园回返秋爽斋,方才褪下大衣裳落座,茶水也不曾喝上一口,便有婆子来回话:“姨娘来了!”
探春本道是寻常撕打,眼见内中血肉模糊,唬得顿时变了脸色。
夏金桂只道碧莲是个好磋磨的,这日又唤了碧莲来房里问话,不料那碧莲表面荣顺,性子却不是个逆来顺受的。
夏金桂当即怔住,一旁的宝蟾顿时火上浇油道:“反了反了!你竟这般与奶奶回话!”
探春大喜,赶忙上前谢过。
凤姐儿如数家珍道:“合在一处十来个庄子,那乌进孝、乌进贤兄弟又是人老成精的,不是旱了、就是涝了的,哪一回给足过孝敬?前几年加在一处还有个一万出头的孝敬,到去年就只剩下七千两,我看今年比照去年不少就算不错了。”
探春听罢心中好一阵腹诽,面上却笑道:“姨娘原是为此事来的,这倒是巧了。”
贾琏心道有门儿,赶忙赔笑道:“此番却是不凑巧了,要不先拿两个金项圈抵了去?”
“哦?”张宜人与黛玉紧忙下得绣楼,迎到二门前,便见一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正指点着仆役将大大小小的箱笼搬将下来。
因是这日略略用了晚饭,贾母便将凤姐儿叫到跟前儿,说道:“如今太太病着,探丫头终究差着年岁,算算你如今也是两个月的身子,也不求你劳动,只求你帮衬着探丫头拿个主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