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徐质出来!”
今徐质被围堵数日,唯有躲到府衙中,避而不见。
府内,徐质在堂中来回踱步,听着府外的动静,神情甚是焦虑,心中已是不知所措。
随着众人的散开,却见来人肩膀宽阔,双臂粗壮,面容沉稳,且目光中透露着狡黠。
蔡方冷笑几下,犟着脖子,说道:“徐府君,我等岂敢做乱?”
“今下唯举兵举城,向江淮霍督求降。霍督名震天下,兵略盖世。如能引他来援,则我等既可得富贵,又可保全性命!”
“出来!”
闻言,徐质怒甩袖子,说道:“撤销新政,当纵贼气焰。今后欲再推行,必然行之艰难,今岂能向众兵革低头?”
自曹操为安抚泰山诸将,分徐州琅琊、东海、下邳三郡给臧霸、吴敦、孙观等人出任太守,准许他们保留士兵自治。
徐质为了完成大魏皇帝曹丕的指令,也为了自己的政绩,决定向这些军户动手,下达精选青壮,淘汰老弱的政令。即准备将军户中的老弱划为民户,让他们上缴赋税。
蔡方等人作乱围堵,出自唐咨的默许。有了唐咨的指点与支持,蔡方这些人才敢这般行事。
“怎么回事?”
徐质上任之初,实际上是有心理准备,知道这个太守不好当。然他没想到太守难当到这种地步,左右从吏明顺暗逆,赋税收不上来,政策推行不下去。
“别吵!”
臧霸捋须淡笑,说道:“利城远离江淮,今若失之,及霍峻兵退,复得不难。且霍峻若挥大兵北上,江淮兵力不足,或能有所得。”
“诺!”
“唐将军到了!”
唐咨扫视在场兵吏,见众人言语不一,沉着声音说道:“徐质因作乱而亡,不日必被外人所知,时大军进讨,我等难以抵御。逃入山岭,早晚必被擒获。渡海入海岛,当是一生贫困。”
蔡方喊了声,喊道:“让将军做主!”
见言语被识破,徐质不由恼羞成怒,按住佩剑,怒斥蔡方道:“我为利城太守,利城之事,岂不是由我决定?”
听着外围嘈杂的声音,侍从面露担忧,劝道:“府君,今兵户激愤,多有怨言。府君不宜强推,何不如出面向众人言,撤销新政。”
见徐质身亡,他的侍从最先反应过来,持刀剑要去对付蔡方。然那群与蔡方交好的兵卒岂会坐视不管,抽出刀剑与徐质侍从搏斗作战。
唐咨检查了一番,见徐质已亡,微叹了口气。
剑芒而动,在徐质惊恐的目光中,蔡方的剑直接戳入他的胸膛,一股刺痛的感觉袭来,继而殷红的鲜血染红了玄服。
“善!”
“改令!”
几个回合下来,三名侍从直接被作乱的郡兵斩杀,与徐质共倒在府衙外的阶梯上。
说着,蔡方指向身后老弱,沉声说道:“我等为国家奋战多年,家中亲眷多有伤亡。今府君拣选青壮,逐我等出户军,此是为何理?”
后因与南汉交战,不少将领战死沙场。不过曹操为了安抚诸将,让他们为曹魏御边,准许他们的后代或是部将继任太守,保证他们自身的利益。
“太守死了,怎么办?”
蔡方与徐质的矛盾激化,唐咨早就知道。在二人冲突之际,唐咨紧赶慢赶而来。
衣衫褴褛的妇人拉着儿子,来到徐质跟前,哭泣说道:“我家夫君战没江淮,今唯赖国家恩德。若入民户,赋税、徭役当逼死我母子二人。”
见徐质不同意,蔡方大声喊道:“他郡皆无此令,何来陛下之令,必是府君所下之令。”
见唐咨带人来,众人言语呼喊奔告,透露出喜悦及安心。
既是弊政集中爆发,岂能少了江淮地区。曹丕上位欲整合徐州兵马,然在霍峻的长期重创下,徐淮内部愈发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联合体,可非那么容易操作。
“出来!”
尹礼说道:“我率兵守城,君领兵平叛。”
《三国志·卷二十》:唐咨本利城人。黄初中,利城郡反,杀太守徐箕,推咨为主。文帝遣诸军讨破之,咨走入海,遂亡至吴,官至左将军,封侯、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