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鸽飞起,哨子声呼啸响彻天野时,则是代表骑兵出击的信号。
四千轻重骑兵分成小股骑队,各自隐藏在周边芦苇荡中。斥候至芦苇荡周边,因芦苇荡密集,风吹而动,唯见白黄一片的芦苇,根本看不见伏兵。
魏卒们凑了过去,听着盒中传来的声响,不由令他们心生疑惑。其中有胆大之人,直接伸手就要去打开银盒。有了一人带头,怀疑盒中有钱财的众人,互相争先开盒,生怕好东西被人抢走。
魏军诸将惶恐不已,迅速各回所部,下令让帐下军士披上甲胄,准备作战。
“什么?”
令兵举起号角,深吸而吹,沉闷的号角声在天空中回荡,令旗飞扬舞动。
数万魏卒各有举动,或畏惧而走,或紧随将校,或欲奋力而战。然汉骑来得太快太迅猛,魏卒们有些尚未披甲,有些听从军令准备集结,距离列阵奋战还有诸多步骤。
“盒子里有什么东西?”
“走,过去看看!”
如按曹休计策,率大军东出,与臧、吕二人配合。霍峻则会主动暴露自己位置,引曹休入彀,先击败曹休,再谋破臧、吕二人。
但曹休却不知道,霍峻早就盯上他了。他之所以不敢北进徐淮,非是他不想,而是如满宠、贾逵所言,他不能轻动。江淮兵马不多,霍峻若是提前用兵,驻守寿春的曹休,必然会有所动作。
得到了霍峻的军令,霍笃、丁奉率步卒而进,向十余里外即将被骑卒冲击的魏军杀去。
曹休招呼着众将各自回部,着急说道:“寻常盒中怎会有鸟群?且鸟群又为何能发出哨声?此怕是水贼所设圈套,我军暴露踪迹,左右必有伏兵杀出!”
早期,二刘下江东,霍峻从水路,刘备走陆路,两军大捷同进,兵抵吴郡。无刘备正面牵制,并且击败孙权大军,霍峻必然无法取胜。
就在众人迷糊不安时,侍从快步跑了过来,说道:“将军,打水的士卒言,他们在河滩上发现四个银盒,天空上的鸽子则是由盒中飞出。”
兵者统帅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风格,与外部的作战环境及自身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寻常时候,为了快速行军,将士大部分是不披甲行军,唯有接近敌人,以及即将与敌军作战,方会披甲行军。毕竟甲胄沉重,且加之天气炎热,披甲行军奔走,寻常将士根本受不了。
曹休舍弃大伊山粮寨之诱惑,转而将其设为陷阱,诱霍峻大军至此,从与青、徐二州精锐夹击霍峻。不仅可见其野望之大,亦不能不承认曹休兵略着实出众。
“曹休尚未兵败,臧、吕二军尚在北境,言胜当是早也!”霍峻说道。
外围的魏卒无力抵挡,疯狂逃跑,惊恐呐喊。更有胆怯畏惧者,瘫软倒地,几番挣扎不起。
“不知!”
中期,刘备数次与曹操战于濡须口、武汉,大部分以寡兵抗住曹操的主力部队。几战下来,奠定了刘备自身在国中的权威,毕竟能力不足,何以开创南汉?
自南方承平,刘备举兵北伐,其自身不足则有所暴露,在大规模战役面前,刘备的正面作战能力,因各种因素,难以凸显。且刘备又非项羽这般无双猛将,自然愈发力不从心。
“哨子声?”
骑兵们各自从芦苇荡中杀出,在旌旗、号角、标记的作用下,四千骑兵则是从各处汇集,在各骑将的带领下,向曹休所部杀去。
不知走了多久,曹休所部军士行至河川畔,而头上的太阳也至最热的时候。
“可是敌军?”诸葛虔下意识紧张起来,问道。
“呜呜~”
二十里外,灌丘上。
坐在交椅上的霍峻,听着来报的快马,谓左右从吏,笑道:“曹休已中我彀,今下必令其丧胆。”
实际上,霍峻对魏军的几种选择都有进行预判。
话音未落,曹休神情急切而恐慌,喊道:“命诸军备战,披甲上弩,小心贼军来袭。”
徐淮兵败之下,曹休必然回援徐州,霍峻自会东进利城,背靠郁洲,谋取与曹魏再战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军队害怕遭遇伏击。不仅是心理上没有防备,对作战亦是缺乏准备。
环顾布满丛林水野的淮北平原,曹休心中顿生豪气,此处当是他扬名之地。
上万只马蹄践踏地面发出的轰鸣,仿佛是众浪汇集而成的浪潮,将要拍打到魏卒。奔驰声由远及近,骑队摧枯拉朽而来,冲向尚在披甲结阵的魏卒。
及高翔、陈越不敌,霍峻知自己必须要行动,故大张旗鼓至淮浦,表明自己要动兵渡淮北上,让曹休作出判断。
“咦!”
在以寡击众的战争需求下,霍峻除了要练出精兵,还要思考如何击败强敌。而击败强敌最好的方法,常是预设战场,请君入瓮,分而击之。
如皖水、金口、笠泽等战役,凡敌军进入了霍峻布设的战场,即如飞蛾落入蜘蛛网,难以轻易挣脱,轻则兵败而走,重则全军覆没。
如今曹休企图布设战场,与霍峻野战而分胜负,只能说曹休太年轻了,殊不知他一开始就进入霍峻为他设计好的圈套当中。
“诺!”
“命霍笃、丁奉率步卒压上,以免高歆陷入缠斗,被敌所败。”
侍从见士卒不齐,拽着曹休的缰绳,说道:“将军,我军将士无备,不如当下撤军!”
“咕咕~”
闻言,曹休勃然大怒,挥鞭鞭挞侍从,说道:“率军从征,岂能不战而走。”
“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