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盖是汉末杰出名将,但绝非超世之雄。历史上占据水路,数次北伐,可说是一城未下。如今从普通难度换到噩梦难度的巴蜀地理上,陆逊更是被巴蜀地形所束缚,无法施展更多拳脚。
陆逊放下茶盏,笑道:“至于河湟二郡,其被魏人所据。如马超欲得之,唯有与魏纷争。时两军相争,必有一伤,我军或能从中取利。”
不过这与陆逊对北伐的态度也有不小的关系,他不似淮泗、荆楚那些人渴望北伐,他因势而投汉,因姻亲之故而忠于刘备。故而对北伐之事,没那么热衷,非克中原不可。
“陇地有马,补之可强军力。且可以通商之名,与陇人密切联络,看能否令陇人为我大汉所用。”
放下茶盏,马超冷笑说道:“陆督邀某至此,怕不仅是请我饮茶!”
陆逊喝不惯,依旧是采用汉代的煮茶法,加入各种佐料,以为调和茶的口感。
“今邀将军至此,是为共图大计。如将军念及旧事,欲争言语口舌,恕逊概不奉陪。两军列阵厮杀,胜负未是可知。就是让曹真白白得利,将军奔亡羌界,逊得陇南二郡而已!”
在陆逊威逼利诱下,马超终是与大汉签订城下之盟。汉册封马超为凉王,许封陇山以西之地;双边开放贸易,互通商贾;约定汉凉互助,共同抗魏。
“马超割据陇右,非是坏事!”
说着,马超凛然望向陆逊,语气沉重,说道:“伯言背弃盟约,发兵夺我二郡,再令李恢入军以形势逼我,莫非欺我不敢与贵军死战乎?”
闻言,陆逊笑了笑,说道:“何来厚待之说?马超与我大汉各取所用而已!”
露出洁白的牙齿,陆逊说道:“将军以为以上三事何如?”
关西力量分散还好说,但是关西被曹魏所掌握,几乎封死了巴蜀北伐的道路。且不言陇兵强于蜀兵,单论粮草供应都是件不小的问题。用兵强如诸葛亮,五伐关西,终落得病逝五丈原的结局。
“其二,陇右缺粮少麦,而我大汉少马。双边开放市贸,以粮换马,互通有余,各有所得。额度定数,岁岁互贸,官商皆可,当可让将军强壮筋骨,稳固陇右根基。”
陆逊不以为然,说道:“马超无长远之见,昔陛下伐长安,如马超助汉,西北必入他手。其两不相帮,实为昏庸之举。”
“君记着盟约,怕是天下之笑语!”
“大王见事晚矣!”
毕竟关中太大了,纵使刘备打下长安,怕也无法在关中立足,反而会成为与曹魏的血肉战场。
陆逊举起茶盏相敬,笑道:“大王得陇右,汉据陇南,还之河湟。此茶饮后,往事不究!”
大汉占据南方五州,尤其是在推广稻麦轮耕制度多年之后,根本没有缺粮的烦恼。前线有时缺粮,受限于古代运力水平,以及穿越无人区。不缺粮归不缺粮,但不代表大汉会无条件资助马超。
见到威风凛凛的马超,陆逊抬头而笑,说道:“逊出自吴郡,喜好饮茶。今无酒水,望请将军见谅!”
“这~”
赵昂微微皱眉,说道:“马超反复无常,非良善之辈。如马超坐大,则西北难制矣!”
马超虽不信陆逊的话,但并未作出反驳,而是露出感激神色,拱手说道:“今后凉国为蕃,汉为主。超必为大汉鞍前马后,助汉灭魏。”
“善!”
陆逊收敛锋芒,恢复儒雅之气,说道:“我今邀将军至此,是为代陛下重申盟约。且为助将军御魏,互开商市,各取所需。当然我夺将军两郡,我当会寻机归还将军两郡。”
“善!”
马超神色狐疑,他在怀疑陆逊憋着什么坏水。但是从条件来看,却又看不出什么问题,毕竟以上三条几乎都是有益于他。
马超冷着脸,坐到席上,说道:“我亦会饮茶。”
马超当时两不相帮的政策真就对吗?
在陆逊看来,马超眼界实在是浅显。如果马超当时助汉,帮助大汉在关中站稳脚跟,然后趁着大汉与曹魏在关中角斗之际,再率兵北击凉州。时凉州道断绝,马超凡能击败刺史张既则能占据凉州。
“请!”
待马超走后,督军赵昂随即而来,步入长亭。
“不急!”
见陆逊这么大方,马超迟疑几下,说道:“愿听陛下、陆督之言。”
马超冷哼一声,说道:“昔马良为使,拜我为王,我本欲出兵相助,不料张既聚羌胡之众数万,我不得以离陇。我为襄助贵军,特赠千匹羌马与君,以成盟约之好。盟约已成,君再发兵夺之,岂能不谓背信弃义乎?”
马超得见陆逊袭儒服,一股儒雅书生模样,毫无武人气魄。马超若不是提前知道他的身份,估计也会将陆逊当作儒生,而非坐镇一方的统帅。
陆逊笑了笑,说道:“今马超南下,曹真必蠢蠢欲动。今且与马超盟誓,册封其为凉王。如曹真欲击马超,我则出陈仓击其尾。”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