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556章 初有成效(2 / 2)

刘备捋着胡须,笑道:“朕自前岁以来,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军吏修养,是为一时之安乐。今广检隐户,山民归附,百姓析出,当可谓南土大治矣!”

“嗯?”

“陛下文治初有雏形,今中国无乱,轻易出兵,劳而无功。今时之政,恐将前功尽弃,陛下宜当再忍几年。”

为了不触及大族的根本利益,这些被析出的人口,官府不改其户籍性质,之前是奴隶或佃户,今后依旧是奴隶或佃户。仅是之后,大族要根据名下人口数量,如实上缴赋税,依法服徭役。

在温和的政策下,大部分士族、豪强选择接受上报隐匿人口,花钱消灾。

秦宓将奏疏奉上,说道:“太白少阴,主星暗淡,不得转行,故以己未为界,不得经天而行。经天则奏见,其占为兵丧,为不臣之兆,为更君位;主者弱,仆者强。”

“此番地方检索隐户,历时长达一年有余,当是辛苦丞相与孙令君了。”

当然不是没有大族为了些许钱财,选择举众反叛。但在刘备、诸葛亮的雷霆手段下,这些大族无不家破人亡。甚至不用大汉兵马出动,不少族人就提前出手,将危机消除于内部。

刘备露出笑容,说道:“卿占卜天象有功,当赐钱粮。”

但诸葛亮、张昭的说法没错,当下正处在他治理国家初有成效的时候,不宜轻易动兵。

“莫非有人欲叛?”

“禀陛下,马超者,狼子野心,岂愿安之?其不出数岁必反。”

“孔明以为呢?”

张昭作揖而拜,说道:“昔前汉中兴,宣帝末时,其常诏诸卿问政,问天下已是承平,关东为何有流民?民生为何甚艰?”

“善!”

“何意?”

刘备踱着步,露出忧思之色。

诸葛亮劝道:“时中国兵乱,尽出南土之地,举国之力北伐,令强者持执戟,羸者转运。陛下身率六军,出襄樊,大驾入洛阳。西命陆逊发蜀汉之卒,军于陇右,授霍峻、庞统大众,直指征寿春。”

说着,刘备隐约有些得意,问道:“而那逆魏去岁冀州蝗灾,百姓大饥。今岁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毁田野。两者之下,此消彼长,诸君以为汉与逆魏孰强?”

曹魏国内一直遭受或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如去年冀州发生蝗灾,曹丕南迁害民;今年夏天,因下雨长达百余日,曹魏国内发生水灾,河洛发大水,司隶百姓被河水淹死,两岸田野、房屋被破坏。

“陛下治南土,略有大功,尚不及世祖之业,则就有好功之向,昭实为陛下而忧。今天下尚未平,望陛下秉持初心,勤俭治国,以兴汉室。如陛下季兴,老臣愿击鼓吹笙,以为陛下贺!”

秦宓出列求奏,说道:“禀陛下,今月太白少阴,实有异象,臣有疏奏。”

诸葛亮持扇拱手,谦逊说道:“非亮与长绪一人之功,今尚有敬侯与尚书诸君,及州郡县长官吏曹之辛劳。”

张昭神色严肃下来,拱手说道:“中国户籍倍与南土,曹操之世,州郡列置田官,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陛下自前岁大治南土以来,不过二岁之久,安敢言强于逆魏乎?”

“将帅对向,霍峻横强无敌,贼有失便,一军败绩,则三军离心。陛下驱车而进,陵蹈城邑,乘胜逐北,则定华夏,季兴汉室。”

刘备皱眉踱步,问道:“孔明所言良机何在?”

刘备将奏疏放下,望着阶下众卿,笑道。

他之所以有北伐之念,并非以为北伐有可趁之机,而是感觉他的年岁已大,那些隐疾在折磨着他,若不奋力一搏,怕今后再也没机会。

即将退堂时,刘备想起什么,问道:“仲邈近日如何?”

不是张昭扫刘备的兴,而是刘备近日有飘的迹象,张昭不得不出面劝谏,毕竟历代皇帝初贤后昏者,不在少数。像那汉宣帝文治武功鼎盛,但在后期也开始贪图享乐,闭塞贤臣忠言。

秦宓,字子敕,广汉郡人。其才学过人,善晓天象。

刘备笑了笑,说道:“下诏招霍督归京,让士元、子通代行其事。”

“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