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断章取义!”
“我现在都想查你的族谱了,看你是不是包衣出身。”
………………
此刻皇帝们都感觉到李自成这是在起哄架秧子,没有一个皇帝去阻止李自成。
如果崇祯真的去议和了,那李自成再怎么喷都不为过。
他们反而还要感谢李自成,揭开了崇祯伪善的面目,让他们重新认识到了真正的崇祯。
所以此刻大家都没有发出声音,而是死死地盯着聊天群,想看陈通拿出的实锤证据。
………………
陈通此刻也是被李草原和小蠢萌气炸了肺,你们这么跟我抬杠,我必须要满足你们。
而且这些人竟然还怀疑自己的出身,这是对自己人品的不信任。
陈通:
“我这人最讲究实事求是。
不是崇祯的罪,我不会硬安在他头上,比如袁崇焕的事,他杀了袁崇焕,那绝对是正确的。
可,如果是崇祯的锅,我必须要死死地扣在他头上。
我不能让任何一个昏君逃脱历史的制裁。
既然你说了,你要实锤的证据,那我就给你。
很多人认为崇祯只是让大家在朝会上议论一下杨嗣昌的提议,这也不算是议和。
其实你们就根本没有往下看,后面还有事情发生啊。
自从杨嗣昌窥探到了崇祯议和的心思,而且还发现了崇祯又当又立的这种性格。
他就知道,议和这件事必须由他自己来提出来,因为崇祯不想背这个锅。
所以之后的杨嗣昌就明目张胆开始和金人议和。
当这件事情从开始的试探,变成最后已经选择议和大臣,并且跟金人相互接洽的时候。
整个朝野都怒了,文臣们口诛笔伐,一定要让崇祯把这个吃里扒外的杨嗣昌给弄死。
可接下来崇祯的表现就大出文臣的意料之外。
以前要是碰到这种事,崇祯肯定是听大臣的,毕竟他的小胳膊扭不过大腿。
可是唯独议和这件事,崇祯那是力排众议。
就在大臣们想要合起伙来弄死杨嗣昌的时候,崇祯却直接提升杨嗣昌为:礼部尚书。
并且直接晋升为内阁大学士。
而且,还让他监管兵部。
也就是说,杨嗣昌直接被崇祯提升成为了内阁首辅。
我就问一句,这还不够明显吗?
一个皇帝顶着所有人的压力,把议和派的老大提升成了朝廷的首辅大臣,并且主管了最为重要的兵部和礼部。
这议和之心已经摆到明面上了!
那是人尽皆知。”
………………
“崇祯!”
朱棣咬碎钢牙,他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把脑袋冲炸了。
他的后代竟然真的干出了这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好好好!”
“真不愧是老朱家的好儿孙。”
“这真是把祖宗之法当成了屁给放了。”
“老祖宗让你不要去结党营私,你们偏偏纵容这些官吏结党营私。“
“洪武大帝让你们严查贪官,你们却把贪官养得比皇帝还肥。“
“让这些贪官把皇帝当成了胖韭菜,在那一茬茬的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