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写有‘密信’送入宫中,我敢保证,将来就算是皇长子登基了,他也不会对我有任何怪罪之意的。
至于那些流言蜚语,就更不用在意了,王阳明说过,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心外无物,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亦复何惧?”
王锡爵并没有将那封‘密信’的内容说出来,王就学也清楚,老师这一手不止是在防着外人,同时也在防着他这个学生。
“王师傅。”王就学也不问密信的内容是什么,他只再劝道:“世事难料,您有没有想过一件事?万一将来皇三子登基了,那又该怎么办?”
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问题,却是让王锡爵愣了一下!
耳边,王就学的声音仍在响着,这位学生在对他的老师详细的‘分析’中:
“王师傅,您说您有密信,能保将来皇长子登基后不怪罪您,可万一真的是皇三子登基了,届时皇三子怎么可能容得下您?
三王并封一事现在闹得人尽皆知,人人都认为这件事情是您对皇上提议的,您若是还对此事不管不顾,那便是得罪了群臣百官啊!
您有没有想过,您得罪了这满朝的大臣,待您将来致仕之后,这些人会如何?到时候就算是皇长子登基了又如何?皇长子会感谢您吗?
皇长子会为了保您,而得罪群臣百官们吗?王师傅,您难道忘记张居正了吗?咱们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同僚啊!”
王就学的声声劝告,字字扎在刀刃之上,也扎在了王锡爵的心里。
是啊,皇三子要是登基了,一定不会保自己,因为王锡爵从始至终就没想过拥护皇三子,三王并封只不过是他为了巩固首辅之位,而行的顺水推舟之事罢了!
但就算是皇长子登基了又如何?若是三王并封成了的话,那他王锡爵便是得罪了这满朝的人!届时皇长子就算是登基了,也不会多感谢他,更不会为了维护他而得罪群臣百官们!
在这之前,王锡爵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有信心,那不论是何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事实证明,知道问题的存在,跟问题被剖析出来后,再次直视问题的存在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此时此刻,王锡爵将来路上将遇到的种种问题答案,被王就学一一剖析出来,直晃晃的展开在了他的面前!
“到底是谁让你来跟我说这番话的?”发觉不对劲的王锡爵,目光直直审视着自己的学生,直接便是这样问道。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王就学这个学生了,他不相信这些是王就学这个后生能够考虑得到的!
王就学也是愣了一下,叹了口气后,他也没有隐瞒,老实说道:
“那人说的还真是对,果然被您看穿了,实话告诉你,是顾叔时让我将这些话转告给您的。”
“顾叔时?”王锡爵奇怪了,他跟顾宪成压根就没什么交集,对方好端端做这些干什么?
王就学又道:“顾叔时说了,您最好赶紧劝皇上让皇长子出阁读书,不然……您将成为下一个张居正……”
王锡爵没有再说什么,只草草打发走了王就学,随后独自一人坐在书房沉思了起来。
“顾宪成,他到底要干什么?”
王锡爵想不明白,顾宪成好端端的掺和进来做什么?而且对方不是一直都在外地任推官吗?怎么跑到京师来了?
好一阵冥思苦想后,王锡爵发现了不对劲之处!
“叶向高!”回想起叶向高那道看热闹不嫌事大弹劾自己的奏疏,王锡爵本来还在纳闷对方远在应天,怎么弹劾信这么快就来了!
看来,是顾宪成在这里头搞鬼啊!
不!不是顾宪成!
顾宪成远在泉州,那么远,不可能是他!
不知为何,王锡爵脑子里第一闪过的,居然是‘梦中阴影’的脸!
怀着疑惑,王锡爵立马喊来了管家,让其即刻去诏狱探听一件事!
……
个把时辰后,管家回来了,并给了王锡爵答案。
“老爷,顾宪成是第二个去诏狱看望张重辉的人,据说他们二人一见如故,聊了个把时辰后,顾宪成才走的呢。”管家说道。
“好啊!顾宪成果然去诏狱见过他!”王锡爵一脸冷笑,又问:“他们俩,都在诏狱里都聊了些什么?”
管家回道:“小的只打听到,他们聊了有关于开书院的一些事情。”
“开书院?”王锡爵纳闷了,他不相信这俩人只聊了这些:“你说仔细些,他们俩就没有说什么不太正常的话吗?”
“不太正常的话?”管家也是很为难,他当时又不在场,就连打探来的消息还是从锦衣卫嘴里抠到的‘二手消息’,哪里能知道这样详细?
不过,仔细想了想后,管家还是给出了一个他觉得‘不太正常’的回答,道:
”据那锦衣卫说,张重辉和顾宪成当时聊了许久的废话,其中还对了一副对子。
这对子的内容,小的记得还很清楚,因为很朗朗上口,叫: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王锡爵复念了一边,突然像是发现什么一般,他大声冷笑起来道:
“哈哈!他们哪里是什么聊书院、对对子!他们这是借着开书院,对对子为明面上的幌子!
他们真正聊的!其实是让皇长子出阁!逼皇上册立太子!再赶我王锡爵出阁!”
……
诏狱。
锦衣卫直接把张重辉牢房门的锁头都给撤掉了。
也就是说,如今前来探监的人,可以进去跟张重辉一起‘坐一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