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此行,他们还学会了几句倭语,诸如——雅蠛蝶,斯国一。
一个多月过去了,谈判结束。
一个什么都‘知道了’的沈惟敬,带着两个什么都不知道的‘真正使臣’,在丰臣秀吉等人的热烈欢送之下,稀里糊涂的回到了朝鲜王京。
……
“什么?丰臣秀吉答应了撤兵?还愿意向我大明朝俯首称臣?”
宋应昌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显然,他不相信这样一个‘完美’的结果!
“嗯……”沈惟敬似乎有些忐忑,但在一阵短暂的犹豫过后,他还是坚定地回道:
“嗯!丰臣秀吉答应了!他说他想与大明朝和谐相处!不日便会将兵撤出朝鲜!只要……只要我大明朝愿意册封他为倭国的王就好!”
宋应昌看出了沈惟敬在刻意隐瞒些什么,然而这一次,他却并没有拆穿,反倒是匆匆挥手,打发走了沈惟敬。
然而,沈惟敬走后,这位大明朝的兵部右侍郎,朝鲜经略使,却是神色慌张无比的自言自语了起来。
“倭奴就算蠢,也不至于蠢成这样子?”
“不对……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难道说……不对!”
事到如今,宋应昌几乎可以肯定沈惟敬在隐瞒着什么!
而且,沈惟敬的背后一定还有其他人!
“到底是谁?难道是石星?”
“不对,他个老粗没有这个脑子……”
“还能是谁?沈鲤?郭正域?不对……”
宋应昌自言自语的仔细思索着,然而不论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沈惟敬的背后到底是谁,又有着什么样的目的!
但宋应昌几乎可以肯定,自己已经被包进了一个巨大的阴谋‘圈套’之中!
宋应昌终究还是宋应昌,这位外人眼中沉默寡言,却仍旧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看重的侍郎大人,很快便有了头绪。
找不到‘答案’,往往意味着,问题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已经错了!
既然如此,那就‘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找!
为了找到线索与答案,宋应昌先是让自己冷静了下来。紧接着,他拿出了一张纸,开始逐步分析,这个‘圈套’的始末!
“开始……”
宋应昌一边画,一边写,一边想着问题的开始与经过,一边口间碎碎念着:
“开始,便是谈判,谈判最开始是……张重辉!”
“张重辉当时去谈判,有哪里不对来着?”
“对了!他连文书都没带,就谈成了!”
“倭奴不是傻子,张重辉绝对使了什么手段,这中间绝对有问题!”
“问题肯定就出在张重辉身上!”
“张重辉肯定答应了丰臣秀吉一些条件!可他又是怎么做到,在没有文书的情况之下,还能让丰臣秀吉那样坚信我大明朝想要和谈的?”
“等等!万一……张重辉有文书呢?”
“可他哪来的文书?哪怕是沈惟敬的身上,也就只有兵部随便开出的,用来糊弄人的勘合而已!”
“不管了!就当他有!管他怎么来的!重点是,张重辉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把我拉下台?不对啊!我与他无冤无仇,只是没给他老丈人说情而……”
回想到此处时,宋应昌突然头皮一阵发麻!
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他想起了几个月前,在朝鲜与张重辉见的第一面,也回想起了当时,张重辉对他说过的那番大话——
——“本来帮我岳丈升官,是可以帮助你入阁的一大助力。可现在看来,就你这格局,你恐怕这辈子都进不了内阁了。”
宋应昌回想起了张重辉的这番话,同时也回想起了当时,沈惟敬那突然间的激动斥责!
当时宋应昌就觉得沈惟敬有些奇怪,他这个当事人都还没急呢,沈惟敬急什么?
现在,宋应昌明白了。
“入阁……内阁……”
宋应昌喃喃自语间,他悟了。悟着悟着,他笑了。
“哈哈哈……好你个沈肩吾啊!”
“你为了入阁,居然连我都算计!”
宋应昌悟了,在此之前,他万万没想到沈惟敬背后那个人,居然是他的同乡沈一贯!
是啊,倘若他宋应昌此行打了个大胜仗,必定将要升官入阁!届时朝堂上的所有浙江人,便都将以他宋应昌为魁首!
可这个只有浙江人的朋党,明明是沈一贯一手张罗起来的,他沈肩吾怎么可能甘心屈居于人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