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昌明白了,‘雷’早就已经埋下,等雷炸响的那一天,浙党仍旧熠熠生辉,而他宋应昌却是那个‘以身埋雷’的顶罪之人!
届时,沈一贯便能风光无限的接替浙党魁首了!
“王八蛋!”
宋应昌气得一把撕烂了,那已经被他画得乱七八糟的纸张!
“好你个沈一贯!好你个张重辉!”
“一群王八蛋!把我当刀使!伱们倒是撤得干干净净!”
这一次,宋应昌是真的愤怒了!愤怒于自己千辛万苦做了那么多,最终却被当成了棋子!
然而,宋应昌终究还是宋应昌。
“想拿我当刀使?”
宋应昌笑了,狰狞的笑意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
“既然圈套都已经套到这了,那好啊!”
“就这么继续套下去!”
“你们接着套!你们接着玩!”
“老子先告辞了!”
……
紫禁城,乾清宫。
“嗯?丰臣秀吉居然就这么答应了撤兵朝鲜,还愿意向我大明朝俯首称臣?”
万历皇帝朱翊钧看着手中这道,由兵部尚书石星上疏的奏本,双眼之中写满了不信。
朱翊钧不相信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会这么老实的向大明朝称臣。
“宋应昌最近没上奏本吗?”
朱翊钧问起了一旁的张诚,他有些奇怪宋应昌最近怎么不主动上疏,而是直接将消息先传回兵部,再由兵部尚书石星来转达了。
“回皇爷。”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回道:
“如今朝中的大臣们,几乎全都主张与倭方议和,而宋应昌却是极力要求此仗要继续打。
现在朝中弹劾宋应昌的奏本都快堆成山了,都说他是因为贪恋军功,这才不肯停战。
想来……他应该是被骂到……不敢说话了?”
听到这样一个回答,朱翊钧直接说道:“去把弹劾宋应昌的奏本拿来,朕要看看。”
不多时,几个宦官抱来了好几摞的奏本。
看着这惊人的数量,朱翊钧也是哑了一瞬,随便翻看了几本后,他止不住叹息一声道:
“都已经被弹劾成这样了,看来宋应昌这官,是当不久了啊……”
……
时间一晃,到了万历二十一年年底。
不论有多么的不可思议,总而言之,大明朝与倭方的‘谈判’,进行的可谓是十分之顺利。
而倭方也于年底时,将一大部分倭军撤退出了朝鲜。
虽然此时的倭军仍旧牢牢占据着朝鲜南部四道,并且还握有釜山城。
可倭方还是将俘虏的朝鲜王子,以及朝鲜大臣们,尽数归还给了朝鲜方。
议和进行的如此顺利,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直主战,且‘多次’强烈建议‘必须打’的朝鲜经略使宋应昌,被众同僚以‘贪功恋战’为由,给激情弹劾到辞了官。
这下子,此次援朝的大部分功劳,几乎全都落到了兵部尚书石星的身上。
功劳没被宋应昌给抢了去,石星表示十分高兴!
许是觉得从‘议和’中捞到了好处,这位当初挥着拳头,义愤填膺说着‘必须打’的兵部尚书,此时却是热衷起了与倭方议和。
实在搞笑。
都已经跟倭国议和了,明军也没有什么必要继续留在朝鲜了。
经过多方争论过后,万历皇帝下令,明军大部队撤归回朝,只留刘綎和吴惟忠率领七千余明军,继续驻守朝鲜。
……
大军回朝,身为此次援朝之战的主将,李如松可谓是风光无限量。
万历皇帝朱翊钧不仅给李如松加了俸禄,还给李如松加了‘太子太保’的一品官衔。
除此之外,这位不爱见人的皇帝陛下,居然还破天荒的亲自接见了李如松。
与此同时,在这万历二十一年的年底某一日。
张重辉,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