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丞相认为,魏镇北此计虽有奇效,然而极大的依赖丞相在褒斜道的主力大军配合以及长安城官吏的惧战之心。”
“如今十余年过去了,刘备已经横跨荆益两州,孙权依旧只敢在江东称雄。十余年间没半点儿长进,若不是继承了父兄的基业,这小儿早就如吕布等人湮灭于众了。”
“倘若褒斜道的大军配合不及时亦或者长安城的官吏死守不出,魏镇北这五千精兵就成了孤军。”
张苞大笑:“伯松你这在说反话呢,走阆中入南郑本就比成都入南郑近。”
孟达仗剑走向雍凉山川地势图:“那司马懿倒也有几分本事,竟然只从刘备称帝事上就猜出了诸葛亮近期要对关中用兵。”
先帝征战南北,我献策往往只是为了印证先帝心中的猜想,你真以为先帝需要我献策啊。
“只可惜,诸葛亮注定是徒劳的!这关中之地,已经固若金汤。那诸葛亮若是早些来打关中,我或许还会因为军中威望不足而让他三分。”
魏延在汉中的时候,派遣了不少斥候绘制子午谷的地理地形图,又针对方案进行了多次的推演,只等机会来了,对长安来一次奇袭。
“即便侥幸拿下了长安城,我军也守不住长安城!”
“刘备老兵革一个,先帝在时,高官厚禄都喂不饱他,又岂会是久居人下之辈?”
“陛下代汉立魏,刘备又称帝续汉,孙权想要稳住江东人心,要么向陛下称臣,要么向刘备称臣。”
“别忘了,诸葛亮可是走汉水南下,一路奇袭了南乡郡;在汉中屯兵未必就得对关中用兵。”
这让曹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诸葛亮若是不走祁山道便罢,若走祁山道,我大军十日内就能抵达陇右。”
潘濬目光放在了祁山道上:“是否要通知祁山道陇右诸郡防范?”
“我等商议,不是为了争个高下优劣,而是讨论如何才能更稳妥的达成取关中的目的。”
“若是走宛城用兵,诸葛亮就得时刻担心孙权会再偷荆州。故而,诸葛亮只能走关中用兵,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司马懿眉头一蹙:“看来江东有信报送回来了。”
“如今我都督雍凉十万大军,加上各地县兵青壮更是不止二十万。若是面对一个兵少将寡的诸葛亮都要采取守势,岂不是让人误以为我孟达怕了他诸葛亮?”
“我不认为刘备给的好处可以让孙权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由此可以猜测,孙权是想故意示弱,静看刘备和陛下军争,他好在江东当渔翁。”
“诸葛亮那村夫,也就会来偷袭下南乡郡让朕不得不重兵驻守,他要真有本事取关中,早就去打长安了,又何须等到现在?”
司马懿眼角扫了一眼曹丕,颇感无奈。
“倘若麴演张进等人还在,我或许还会担心诸葛亮跟麴演张进等人里应外合,如今叛乱已平,诸葛亮孤军北伐,又如何能成事?”
看往日情谊,诸葛亮也不好真的将马谡撵走,于是就将马谡带着了汉中。
“此时郿县遭到强攻,而孟达又未回军,城内官吏必定惊惧,魏镇北就可虚张声势,诈开长安城。”
马谡则是微有得意的看向诸葛乔:“伯松,你认为,丞相和镇北将军的用兵方案,谁更胜一筹?”
“关羽一直都在提防孙权,如今孙权又示弱向刘备称臣,关羽就更不可能大意。故而荆州不会是诸葛亮的用兵之地,诸葛亮要北进中原就一定会先取关中。”
因此。
曹丕对孙权更是不屑:“孙仲谋那小儿,除了龟缩在扬州,还能有何作为?先帝南征的时候,刘备仅有夏口和樊城,而孙权却是横行江东。”
“放弃跟汉室余孽里应外合的优势,就意味着刘备笃信他可以效仿前朝刘秀,直接用个人威望来兴复汉室。”
在提及诸葛亮的战略时,马谡的语气中有得意。
被诸葛亮否掉,魏延其实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这子午谷奇策本就凶险,诸葛亮会拒绝也是很正常的。
张飞、马超、赵云、魏延等将分立左右,诸葛亮静坐主位,参军马谡则是立在诸葛亮身侧。
“幼常,你跟伯松简要说说目前的情况。”
“伯松,你来得可真慢啊!就等你了!”张苞热情的迎上,拳头在诸葛乔的铠甲上敲得砰砰作响。
司马懿不似曹丕这般轻狂,忧心道:“陛下,刘备麾下不乏智谋之士,定然也有人能料到北方会有汉室余孽想要里应外合。”
“你以为就你知道子午谷可以用奇策吗?”
虽说马谡在越嶲当太守缺乏胆识和应变,但替诸葛亮参议军政事务,当个策划还是挺合适的。
“数日前,孙权又委任了一个叫徐琼的名仕去广陵郡当徐州牧,自称要接管徐州。”
“丞相亦是深以为然,欲在褒斜道设疑兵牵制郿县的杨秋,然后以迅雷之势奇袭陇右。”
“若直接去取关中,我军不仅得面临雍凉十万兵的围追堵截,还得担心曹丕走洛阳增兵。”
军中不称父子,诸葛乔亦是以官职称呼诸葛亮。
不能理论跟实践相结合,就是纸上谈兵。
“魏镇北。”诸葛乔向魏延拱手一礼:“我想仔细听听你对街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