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球已被形容为是”地球村“的年代不同的文明之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接触与交流。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碰撞,但将不同文明完全视为截然对立的所谓”文明冲突论“是不足取的。
在物理学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在哲学上有一个与之类似的概念叫做物质不灭——物质是不能被消灭的,它只能转化为其他形态。
事实上整个宇宙以及地球、人类的进化历史、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同样遵循这一定律:
历史上发生的任何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一点一滴汇聚才创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
在历史的发展传承过程之中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却彼此互相影响着,从而造就了滚滚向前递进的历史进程。
在这一过程中历史的演变遵循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华夏古人一般将其称之为天命或天道,用现代唯物主义的观念来说这是历史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
历史犹如一条无法截断的河流一般不停地奔流向前,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从未中断过。
当然文明之间的交流有时并不一定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的,有时也会通过的激烈的战争模式进行。譬如1900年前的荣耀堡之战,就给欧洲大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此走上第一次工业革命。
事实上当今世界文明的演进历程已清晰无比地向我们证明:在未来不同文明之间,完全可以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从而最终实现始皇阚石所谓的天下大同理念。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最难被消灭的力量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明传承历史,任何试图切割历史的行为最终都只能被证明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所以在一个全球化的年代,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闭关自守,而拒绝一切外来文明,但同时也不可能有哪个民族完全放弃自我,而被外来文明彻底同化。
我们华夏帝国的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愿意倾听接受不同意见。
我们尊重世界各国的差异性,因为正是这些差异性才使我们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我们希望在各种差异性中找出全人类普遍认可的最大公约数,以此为基础去构建一种能使全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体系框架。
这就是我们华夏人为未来人类世界的统一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我们所追求的世界大同,不是大国、强国、富国凭借实力压制小国、弱国、穷国,不是以武力迫使世界屈服。
而是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开放包容、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为争取全人类利益最大化而奋斗。”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纷纷涌出教室,只有一位女同学还坐在原地没有动弹,还在那里认真的翻看着书本。
老教授有些好奇,走过去问道:“这位同学,下课了,你怎么还不去吃饭呢?”
这位秀气的女同学腼腆的一笑,声音柔柔的说道:“教授,我很喜欢你的课!但是有个疑问我一直没有搞清楚,想向您请教一下。”
“哦,说来听听。”
“您看啊!华夏帝国的始皇帝活了150岁,他的皇后也活了135岁,可是为什么他们夫妇俩是同一天去世的呢?
更加奇怪的是,现在的始皇陵,只是一个衣冠冢,那他们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么伟大的夫妇的墓葬,考查了这么久,一点线索都没有。您不觉得这很奇怪吗?”
“噢,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你,历史书上不是记录着是在枫都某个地方吗?咦,你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呢?”
“嘻嘻,教授。我怀疑,太上凡夫妇是外星人。”
“胡说八道,行了!赶快去吃饭吧!”
说吧,这位老教授脚步匆匆而去,脑子里却勾起了一段记忆,不禁也有些困惑。
他参加过始皇陵的考古工作,曾经见过一份档案:华夏一百年三月十三日,夏威夷岛皇家别墅,清晨,始皇夫妇独自驾游艇出海。
事后,据当时担任护卫的两艘舰艇官兵描过:一道蓝光过后,阚石夫妇俩以及游艇凭空消失,,从此不知所踪……
(全书完)
写在完本之后,这本书是本人在.asxs.上的第一本作品,水平有限,写得也很艰难,其实自己也不太满意。
能够坚持下来,我特别要感谢北纬先生自始至终的支持,没有他我根本没办法写下来。在这里,我要向他说一声:谢谢你!好兄弟。
我的下一本书即将推出,这是写大航海时代的故事,当然跟明朝脱不了关系。我敢说这本书肯定会有所提高,而且是绝对的爽文。
没办法,现在写作规矩太多,有些束手束脚。干脆就写爽文吧!请您惠顾我的下一本作品——《顽石的时空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