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道,这个型号的预研其实已经开始有些年了,肯定不能和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新项目去比。”
由于624所是华夏唯一一个航空发动机地面测试基地,所有型号航发的研究全过程都需要跟这里打交道。
在去年那次涡扇10的设计评审会上受了些打击之后,姜甫和便十分听劝地走上了对垂直起降发动机的研究。
对于抓总项目研发的总师来说,如何确定时间表,以实现最高效的时间和资源利用就是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姜甫和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接上这段十足凡尔赛的发言。
因此,听到姜甫和这样说,他倒也放下心来:
相比起来,苏联那边的经互会体系,就只有东德加上半个捷克斯洛伐克勉强算是可以提供帮助,实在比较吃亏。
简单来说,就是炮塔相对于底盘来说显得实在太小了。
涡桨、涡轴或者活塞这种发动机,因为输出的是轴功率,而且对于引气指标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完全不同的试车台。
水力测功器是测量轴功的核心结构,采用液力传动系统模拟负载,并通过测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变化来计算功率输出。
因为正常来说,这个流程相比于整机测试,更需要反复多次进行。
这也很好理解。
“行走部分,尤其悬挂部分在八倍冲击载荷的条件下强度不足,长时间高速越野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疲劳损伤从而损坏行走机构,需要在这部分进行补强,刚刚省下的重量可以考虑加在这里……”
“那就好,涡轴和涡桨或许在国防领域的重要性上不及涡扇,但是在国民经济领域一样能发挥重要作用,还是不能太偏科。”
发动机试车台这个东西,在国内是624所独有。
SB101高空台投入使用,算是结束了华夏过去几十年间无法进行全自主航发试验的历史。
“火炮向侧面90°最大俯角射击……”
“祝总,毛总,我们根据这段时间的经验,重新建立了车辆底盘的力学模型,考虑到武器系统的研发还在进行当中,所以暂时还是使用原来型号的炮塔……”
“有之前一号台的经验,二号台的进度要快上不少,目前只剩下一个水力测功器还没到位。”
以常浩南如今LV2的管理能力,加上对于关键技术的把控,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遥控指挥项目进行。
常浩南看了看对方的反应,也感觉刚刚那段话似乎没怎么起到安慰效果。
“过壕沟,车辆第一与最后一组负重轮通过履带板与壕沟两头接触而中间悬空,同样加载4倍静载荷……”
“……”
但是这涡扇10的设计评审才过去不到半年功夫,怎么就开始讨论测试流程的事情了?
寻常发动机项目,这时候不是应该还在定设计方案么?
是我落伍了?
姜甫和一时间陷入了自我怀疑。
而下面首位坐着的两位,自然是该型号的正副两位总师。
“不过,我们已经在跟国内外的几个供应商接触招标,应该能在年内投入试运行。”
常浩南之所以能想到把话题转到新试车台,其实还是因为刚刚跟任炳达聊起来过M250发动机的事情。
但他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只好转移话题:
“对了姜总,我之前听刘院士说,所里已经开建第二座面向轴功输出发动机的高空台了,进度怎么样?”
不过姜甫和听过之后,惊得连脚下的动作都停住了:
在张永的授意下,被调过来跟着常浩南做项目的技术人员基本都是各单位各项目的骨干。
“经过重新优化之后,车体部分总体减重3.74吨,其中可以留给车体首上强化防护的重量不少于2.3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