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自然、丝毫没有前据而后恭的姿态。
歼教7,1987年服役,尚且算是“新锐”型号,但无论是飞行性能还是座舱环境,都实在不适合飞低空低速大编队。
“我是空军飞行学院院长,齐立僮,久仰您的名字了。”
今天这场会,如果不是郑良群盛情邀请,他甚至都不太想来。
而一旦常浩南口中的夸张性能被证实,那么这种期待就将会化为对飞机的信任。
而这显然也正是郑良群现在才表明来意的原因:
这个数字差点让齐立僮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但他又不是科工委系统里面的人。
“?”
以齐立僮的位置,其实未必会比张九江了解的东西更多。
歼教5,1966年服役的。
咋突然cue到我这来了?
“常总,您对航空工业那边的情况应该了解更多一些,不知道贵航工业那边正在开发的歼教9,能否有参与9910工程的条件?”
不过现如今,他早就已经对此失去了兴奋的感觉。
相对于筑堤行动,猎蝠行动的大致情况,在部队内部还是流传较广的。
阅兵属于必须万无一失的事情,谁也不敢在这上面玩幺蛾子,就是用能力说话。
初教6,1962年服役的。
“那……既然如此,我们就暂定使用高级教练机进行编队。”
“我去?”
她是已经见怪不怪了。
反过来,尚未定型,还处在原型机阶段的型号,也未必就不可靠。
果然,稍作停顿之后,郑良群继续道:
最主要还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常浩南和郑良群之间,关系挺好。
郑良群正色道:
常浩南知道对方所说的“有条件”,并不是简单指是否能在99年10月之前服役。
而第二个,选飞机,则是让齐立僮几个人愁眉苦脸起来——
其中多少会涉及到有关于那次作战的内容。
“飞机的动力,直接使用了成熟的涡喷14B,也是歼8C、歼7F还有波斯那边F4EC的动力,至于这个发动机的性能如何,我想郑参谋长应该有非常直观的体会才对。”
“同志们,我这次来飞行学院的目的,其实是要确定9910工程空中编队的受阅安排。”
一番苦思无果之后,众人突然想起,今天这场会,郑良群好像还专门拉来了一个外援……
更何况是一般都被认为是“养老单位”的飞行学院了。
“而且有个好处是因为体积小,所以不会像雷达那样占据太多空间,换句话说,哪怕安装了这个测距仪,也还是可以选装雷达罩侧面的机头边条,把飞机的可控迎角提高到90°以上,几乎就相当于不会进入大迎角失速。”
稍后,顶楼的会议室里。
轰教5,飞机本身是1968年服役,但原型是1950就服役的伊尔28。
会议室里顿时弥漫其一阵快活的空气。
你要是说起这个,那我可就不困了。
当然,学员的选择就要“自由”很多,不过那也是后面再说的事情了。
显然,他们此前也并不知道这件事,只当是一次正常的上级检查。
常浩南其实并未听过这个人,刚才也没想到对方是学校的领导。
“第二,我知道航校这边,飞机的型号相对比较杂,所以,需要再额外确定一下参阅机型。”
朱雅丹早就发现,自己这位首长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无论走到哪几乎都有熟人,而且关系还都不错……
意思是郑良群现在已经高升为盛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了。
那年二十,组里开会,坐着如喽啰……
而且,料想后者对于阅兵的事情肯定也会感兴趣。
而那没说完的后半句话,显然是留给郑良群去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