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来的时间线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概二十年后,华夏制造业逐渐崛起,开始挤占日韩的生存空间。
可以说,只要是个有工业能力,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兰新志有点尴尬地点点头:
“我的考虑是,像兴澄特钢、洛轴集团还有宝山钢铁这些企业,都已经跟我们部门有了比较深厚的交集,这样沟通起来也会方便一些……”
“最近一两年么,出口许可的审批手续还会比较复杂,包括货物本身也会受到质检部门的重点关注,问题可能不太大。”
要是真干不好,乃至于出了什么乱子。
只不过,因为是常浩南一手策划了这件事,所以华夏这边肯定是准备最为充分,获益相对比较大的。
刚刚丁高恒所说的那两件事,可以说是直接打了所有质疑者的脸——
总之,一轮极限操作下来,虽然不至于说完全干碎日本制造业,但可以肯定的是,后者必定要提前二十年走上下坡路了。
耽误了这边的正事就不好了。
还有什么话好讲?
另一方面,这样也有利于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先有火炬和法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后有在欧洲市场抢占日本企业的份额,内外两个层面都滴水不漏,再也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能把水搅混最好。
而常浩南则是在略加思索之后,摇了摇头:
“这个想法很好,但是装备工业司出面可能不妥。”
“NH90毕竟名义上是军用型号,直接用咱们国家的供应商,就没遇到什么阻力?”
都是老一套。
虽然媒体层面的风言风语肯定不会消失,甚至还会随着这次日企在欧洲的大败而愈发变本加厉。
虽然报告内容都是平铺直叙,但结合最近在国际市场上的大胜,内心里面还是感觉到很爽的。
反正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落井下石,不仅是有意蚕食欧洲的中低端市场,而且还纷纷在国内掀起对几个涉事品牌的调查。
这就直接留出了一個巨大,甚至还处在蓝海阶段的市场。
“其实我最开始计划这次事情的时候,也没想过能搞得这么成功。”
“如果说军工系统不合适的话……”
否则到了蓉城之后,工作强度又要上去不说,还有很多外场任务,很容易出现联系不上人的情况。
可以说,如果不是有经贸委那边提前跳出来掀房顶,吸引了一波火力,成立装备工业司这种“开窗”行为,甚至未必能顺利通过。
“结果没想到,日本人自己作死,送了一个大的助攻,甚至有些国家下手比我们更狠……”
一是说这样一个部门的存在显然是在跟市场化唱反调,也不利于华夏融入国际市场。
要是真让日本人卷土重来,那肯定要比什么韩国巴西土耳其还有一票东欧国家要难对付。
兜兜转转一圈回来,NH90还是用上了华夏生产的贴牌轴承。
这个年月,华夏这边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造假这块……
反正也不太乐观。
然而,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一切的担忧就都不存在了。
笑死,那就不是常浩南需要考虑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