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常浩南当时能提出这个想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上一世这支部队的启发……
但对方不仅完全没有停车的意思,柴油机的声音反而变得愈发响亮,听起来是在加速。
“跟上级汇报,就说刚刚有一支KFOR车队通过了检查站,询问我们是否需要跟进去。”
KFOR,是一支准备在盟军行动胜利之后进驻巴尔干地区以控制局面的部队。
面对质疑,俄国人也是振振有词: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检查站的阻拦杆被撞飞,十几辆BTR装甲车在一队美军的注目礼下,鱼贯驶入了边界的另外一边……
几小时后,当地时间,4月18日夜。
不过,位置更高的康迪特倒是没太受到影响。
无线电操作员当即会意,赶紧调整频道,试图跟上级取得联络。
“中尉?”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时间里,对方车队已经又逼近了一段距离。
“盟军行动不是已经结束了吗,那我现在受驻在国邀请准备在此地维持和平,应该也是很合理的?”
没错,其实就是他们。
真要是交上火,似乎有点吃亏。
为首的一辆,从轮廓上看,似乎还带着炮塔……
也是在同一时间,双方总算接近到了可以看到对方车辆细节的程度。
柴油机的声音逐渐远去,现场也随之重新归于宁静。
4月18日下午,如同在总参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张老和傅友全先后与安纳托利·克瓦什宁上将进行了一轮远程会议,沟通了以安理会名义派出单位执行维和行动的可能性。
在反应最快的美国人出完牌、反应第二快的欧洲人掉线烧绳没来得及出牌之后,就该轮到其他人了。
但90年代以来,有大量装备苏式装备的国家成为他们的盟友或者准盟友,直接导致依靠装备型号分辨敌我的办法完全不可行。
现在,哪怕是地面上的几人,也能从轮廓上分辨出BTR装甲车那富有特色的轮廓了。
……
因为他们在巴尔干地区,真的有一支可以马上调动的部队。
如梦初醒的康迪特想要转动机枪,但随即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并未接到可以开火的指令。
很难说中士这一瞬间的犹豫到底拯救了谁,但总之,对方车队几乎在转瞬之间就来到了眼前。
一般来说,通过这里的货车都是国际组织运输补给品(当然还有走私)的,检查也只是例行公事,甚至只要司机稍微花点小钱,那连这个例行公事都可以不进行。
地面上跟他同组站岗的其它人已经四下散开,准备对车队进行例行检查。
而恰好,华夏提出的这個方案如果真能执行,那么能够占到最大便宜的,很可能就是俄国人。
尤其是在晚上。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有些不对。
哪怕在平常,通过这里过境的车辆也并没有很多。
其实核心目的还是要拱火——
“叫伱们当初组建KORF的时候不带上我,现在遭报应了?如今乱成这样,维护和平不靠我,难道还能靠你们?”
二叔跟你爸的关系风风雨雨这么多年,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肯定不能吃独食,我是已经准备干点啥了,你要是不跟那我都看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