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宏的身高有184公分、体重82公斤,比177公分、76公分的胡恺高出不少、壮了不少,但他目前最高也只能能翻120公斤而已。
再有不到一个月,多哈亚运会就要到来了,随着文浩的力量训练数据逐渐恢复到巅峰水平,黎庆那颗略微悬着的心也很快放松了下来。
棒次的顺序比较好定,首发四人中,温永义分在第一棒、胡恺分在第二棒、阳耀祖分在第三棒、文浩则分在第四棒。
尤其是黎庆这个科研狂魔,平日里并不参与接力训练的内容讨论,最多也就是帮忙弄一些交接的数据分析,以供其他四名教练进行相关参数的调整。
文浩也没有拖泥带水,三下五除二就将150公斤的杠铃来了三次高翻,引得健身房内众人的连连赞叹。
让梁佳宏做第四棒替补,是考虑到文浩的体能问题。
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毕竟当前的国家接力队就算去掉文浩,论纸面实力也只是比霓虹队略逊那么半筹而已,进个决赛那不是轻轻松松?
光用想的,那自然是很简单,只是实际训练磨合起来,却总是有一些避不开的问题困扰着这支队伍。
其实就这支国家队而言,队员之间关系比较融洽,教练之间也没什么矛盾,磨合得也算是比较顺利了。
黎庆笑骂了一句,又指了指一旁的文浩:“去,上去给你师兄做个示范。”
150公斤的高翻重量,这回他们可真是大开眼界了。
“加到多少?”梁佳宏向文浩打了个招呼,他和苏炳天一人站一边,负责给杠铃加重。
仅仅一个月的集训期,田径场上的训练内容自然多是接力,只是当众人信心满满地开启接力磨合之后,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选手之间本身倒是没什么隔阂,但毕竟分属不同的教练,虽然是国家队集训,除了接力之外他们也要进行自己的训练内容。
因此这接力队管理起来,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另外队员的状态协调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过尽管如此,他们的看法还是比较乐观的。
“而短跑的生物力学对运动员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只有你的力量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发挥出足够的技术水平,记住——力量是技术的绝对基础。”
期间冯述勇和余伟立这两个国家田径队的总教练、主任,也来观察过接力队的磨合情况,得到的是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
替补的庞桂宾和梁佳宏,都是那种途中跑能力相对比较出色的选手,所以基本不考虑替换第一棒的温永义。
文浩和胡恺的教练是黎庆,温永义的教练是黄啖炜,梁佳宏的教练是元国强,阳耀祖的教练是刘峡,庞桂宾的教练是林炜。
梁佳宏与苏炳天对视了一眼,摇晃着脑袋把手里的杠铃片换成了15公斤的,仔细地安装好。
“目前国际上的一流短跑运动员,也就是能跑进10秒的选手,他们的高翻重量普遍能达到自身体重的1.7左右,如果能再高一点那更好,但不需要高出太多。”
除了高翻之外,菱形深蹲的2.5倍体重标准线,对他来说也毫无难度,8~9月份处在巅峰状态时甚至能达到2.7倍!
也只有达到这样远超国内短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文浩才有那个能力打破全国纪录乃至亚洲纪录。
“好嘞,一百.”梁佳宏刚拿起一片5公斤的杠铃片,又立刻放下,瞪眼道:“一百五?真的假的?”
苏炳天的身体相对还比较瘦弱,身高172公分、体重64公斤的他,目前的高翻重量只能达到90公斤。
“才120公斤就叫苦连天的,以你这76公斤的体重,按照标准来说高翻应该得达到130公斤才行,以后还得继续努力往上提才行!”
毕竟文浩在世青赛上,带着尹华龙、梁佳宏、章培萌这样明显实力要弱了不止一个档次的队友,都能够打破原本的国家纪录。
现在队友变成温永义、胡恺、阳耀祖,再把国家纪录往上提个0.3、0.4秒,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总不可能隔壁那霓虹队,每次都能跑出38秒2几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