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普通人对于“天赋”的概念,即——通过与生俱来的能力,能够轻松弥补他人数年的努力。
章培萌就这样躺在地上,看着文浩拖着已经练到脚步发颤的身体又来了一组80米冲刺,眼神变得恍惚了起来。
因为他知道有这个系统在,付出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天赋这东西,其实一直是个有些抽象的概念。
就像是现在的博尔特,在拜师格伦·米尔斯之前他就已经是200米的世界青年纪录保持者了,难道他没有天赋吗?
为了能够给牙买加争得荣誉,在训练中他将自己一次一次逼到极限,但雅典奥运会预赛出局、赫尔辛基世锦赛决赛拉伤垫底,难道他不够努力吗?
夜深人静,进入贤者时间后,文浩偶尔会思考这个系统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你天赋都那么厉害了,还是把自己练得那么狠呢?老实说我觉得你哪怕降低一点强度,再过个两三年也很有机会超过鲍威尔啊?”
因为曾经见证过,所以文浩很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更清楚想要在这个辉煌的短跑时代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需要付出怎样艰辛的努力。
和那些他所看过的小说里,能让主角以各种方式变得吊炸天的系统相比,这个系统除了能够加点之外完全一无是处。
聊到博尔特,不懂行的人会说:他跟腱42厘米,身高1米96,一步抵人两步
略微懂行的人会说:博尔特其实不适合跑步,他有先天性脊柱侧弯,个子太高影响起跑,而且还是偏平足
你若是问他他们:博尔特之所以成功,天赋和努力各占百分之几?
这些人定然会给出许许多多不尽相同的答案,甚至就是问博尔特本人,他自己或许也没法给出一个真正准确的答案。
文浩被他这句话给整得哑口无言了。
并且光有努力还不行,这世界上那么多行业,每一个行业里有天赋的人海了去了,但仅凭努力就能成为世界第一吗?
所谓努力,也是个抽象的概念。
等到明年,虽然不知道“82三杰”之一的阿萨法·鲍威尔,是否会如前世那样一到大赛就变成软脚虾,但9秒77的世界纪录显然阻挡不了他的脚步。
“呵”听到章培萌嘴里说出的话,文浩不禁一笑。
很多人聊到天赋:当年读初中/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个从没练过的家伙,轻轻松松地就赢了那些练了两三年的体育生。
为什么如此坚持呢?
一个领域,如果不经尝试,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具备天赋?
在确定自己具备天赋之后,如果不经足够的努力,如何知道自己的上限在何处?
除此之外,他也十分清楚自己所走的这条通往传奇的道路上,将会遇到怎样可敬的、强大的对手。
你已经是手握两项亚洲纪录了,是黄种人历史第一人,哪怕伱不那么坚持,每次训练的时候稍微偷那么一点点懒,把杠铃哑铃的重量减掉那么一丢丢,把冲刺跑或是速耐跑的次数减少那么一两趟。
一个个优异的成绩、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纪录,那个名叫尤塞恩·博尔特的大高个、大魔王,将引领一个时代!
巅峰的闪电没有对手,这是原时空无数人对于他的评价。
章培萌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不行了,真的不行了,今天就少练这么一组。”
亚运会结束回国后,胡恺的脚踝伤拖了大半个月才治好,眼下还不适宜进行高强度训练,所以暂时只能帮文浩和章培萌训练时做做辅助工作。
如果,能够成为他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将他身上所蕴藏的能量给逼出来,人类的速度极限会不会不止9秒58呢?
又或者,创造人类极限的那个人,不是他,而是我呢?
天赋这东西,前世他也是有的,只是大概率不怎么高。
除了第一次激活时发出的提示声,后面不管他怎么尝试沟通,系统却从未有过任何回应,有的只是一块无人可见的、可进行加点的属性面板。
因为这枯燥无味的高强度训练,文浩也出现过身体无法自抑地呕吐的情况,亦或是短暂的心态失衡而愤怒地暴揍海绵垫出气。
那样的话,重活一世选择这条道路,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眼下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