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的轻工业出口随着美国的关税下调,出口额开始增长。
特别是中华帝国已经开始把一些利润薄的轻工业迁移到第三世界联盟的那些落后的成员国中,使得这些轻工业的对外出口竞争力大大增强。
此时中华帝国的成员国,总的来说也就是三种。
第一种就是一级成员国,这是给中华帝国挤奶的国家,目前也就是俄国和拉希德阿拉伯王国。
而像果敢王国和南洋共和国,这变相的属于中华帝国的版图,因此不算是挤奶,毕竟都在一家子里过曰子。
二级成员国,则是那些比较落后的,但只允许中国资本进入的那种,则是给中华帝国轻工业当代工用的。
这种代工,中华帝国剥削大部分的利润,而关税的存在,使得这些国家的廉价轻工业产品不会流入到中国内部。
而这些代工国家,在中华帝国的艹纵下,其出口税很低,也就再次增强了中国放到这些国家里的轻工业的出口竞争能力。
这样的代工,使得很多原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的轻工业商品的竞争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毕竟那些落后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实在很低。
而美国当前还没有采取这种代工模式,因为之前的世界的工业大国都是那些列强,那些列强的劳动力成本都差不多,那些落后国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因此不需要代工。
这种代工有很大的好处,那就是首先给了中国轻工业在出口上的利润。
第二,虽然劳动力成本方面的钱被那些落后国家赚取了,但这些国家是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等于是中国的小弟,让小弟的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那是需要的。
他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中国随时可以进行开宰。
平时不宰的时候,中国又能将高端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从而牟利。
暹罗、交趾、朝鲜,这是当前中国的主要代工国家。
同时波兰未来也将承接一部分的代工任务,波兰在欧洲地区,陆路可以直接通往德国,南部可以通往地中海区域,向北是波罗的海,可以走海路将产品出口出去,在地理位置上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可以大大节省商品出口的运费。
而在飞机、汽车、电器等新兴领域,中国依旧占据着最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新兴领域商品的出口有着重大的意义,虽然相比内部的销量来说并不是太大,但却可以打压其他国家的相关产业,从而使其他国家的战争潜力减少,而使自身的战争潜力增加。
这就是当前中华帝国所采取的策略,这种策略实际上美国目前已经有些意识到了,因此也如同中华帝国这样,专门出台了很多补贴政策,以扩大其生产规模。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则是十分激烈的,中华帝国在1922年的国际市场上,在新兴产业方面依旧是压制美国的。
但美国这方面的生产商在得到了大量的贷款,以及美国社会上很多民众都拿到了贷款之后,其市场变得很繁荣,从而这些厂商将大量的钱投入到了技术研究之中,力图在这方面追上中华帝国的脚步。
中华帝国和美国的差距实际上并不是太大,只是中华帝国先走了一步,因此占领了制高点,以美国的科技程度和工业体系来说,很多东西只要认真研究都是能够追赶得上的。
不过美国毕竟失去了制高点,因此要追赶中国的话,首先在较为高昂的技术研究费用上就收不回成本,顶多就是在某一技术出现后,将该技术攻克。但这些技术方面,中华帝国是要收取专利费的,因此也受制。
美国那些资本家的打算是,将大量的贷款放出,从而使内需猛增,造就一个十分繁荣的市场。
首先第一步赶上中华帝国在这些新兴产业上的脚步,第二步就是彻底超越中华帝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
不过这显然是痴人说梦话,按照一般的规律,美国确实能够做到他们所计划的那样,但问题是夏钧的作弊太逆天了。
中华帝国的发展,本上就是不符合常规的。这种不符合,主要是技术姓上的。
中华帝国有大量的先进生产力技术,这使得整个国家都在快速的发展着。
可以说,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先进的技术。
只要有需要的话,夏钧可以直接从兑换平台上购买这些技术。
不过一般情况下,很多技术都改为自己研究了,毕竟夏钧知道研究方向,因此研究速度非常快。
所以此时中华帝国在主要的军事技术上,拥有大量的技术储备,而在民用技术上,则储备的不是太多,但也不少。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当前中华帝国首先把科研放在了军事技术研发上,民用技术研发虽然也很多,但夏钧对很多民用技术实际上并不清楚,不能提供太准确的研究方向。
毕竟在民用的东西上,比较注重细节上的东西。
夏钧虽然是穿越者,但对很多东西只知道功能,但不知道这些功能该如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