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炮:94式37mm速she炮x2
乘员:11名
试制120吨重战车!ri本的“鼠”式?!
试制120吨超重战车以打击敌方坦克为主要任务,1944年1月开始制造,同样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方与后部各有1个安装1门47mm战车炮的副炮塔,采用了新型履带与悬挂结构,接地压力减小,行动能力已可接受,火力更强大,装甲更厚实,主炮为1门威力非常强大的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衍生出的4式105mm战车炮,可以在远距离轻松的击毁盟军重型坦克,并有自动装弹机,这型重战车除了可以打击对方装甲目标以外也可以实施远程压制炮击,ri军决定把这种重战车作为本土决战利器,但120吨重战车样车通过测试准许量产后不久,战争就结束了,只有三菱重工下丸子工厂完成的唯一一辆样车,这辆样车在战争结束后被ri军自行分解销毁了,目前只有部分遗物保存在静冈县富士宫市若狮子神社。
试制120t重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4—1945
战车重量:120.0
t(一说为140.0t)
车体前装甲厚度:200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00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50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50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20km/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550马力液冷汽油发动机x2
主炮:4式105mm战车炮x1
副炮:1式47mm战车炮x2
(1前1后)
乘员:7名
3式中战车是ri军第1型主要任务是进行战车对战的中战车,到战争结束时共服役160辆,全部驻守本土,战争中没有实战记录。此型中战车为1式中战车的修改型,车体与1式中战车完全相同,战车各部位装甲厚度与1式中战车也相同。但炮塔的尺寸有所加大,3式中战车的主炮换装为由90式75mm野炮衍生出来的3式75mm战车炮,大大增强了这种中战车的反战车火力,使这型中战车具备了与美军后期型m4中型坦克直面抗衡的能力,不过这型中战车整体xing能方面,对美军的后期型m4中型坦克并无优势。
四式中战车,已经很有德军四号的感觉了!
主要用途是战车对战,xing能比美军m4中型坦克优越的多,但发展的太晚,战争结束前只完工了6辆,另有2辆准备装150mm榴弹炮与150mm加农炮的改型在产,没有实战记录,4式中战车基本代表了ri军战时中战车的最高技术水平,ri本战后的61式战车也是有浓厚的4式中战车影子,不过4式中战车与1式/3式中战车都可视为97改中战车的变型。4式中战车基本是辆放大的3式中战车,无论车体还是炮塔尺寸都大了不少,防御装甲也加厚到了75mm(开始研制时也只准备安装50mm厚度正面装甲),这是种更新型的合金装甲,可以进行焊接或铸造,而且相同厚度抗弹能力,比早期只能铆接,只适合制作薄甲,而且加工烦琐的锻压合金甲,丝毫不下降,因此4式中战车的防弹能力是很强的,美军的m4中型坦克必需在很近距离开火才能威胁4式中战车。
在火力方面,4式中战车在发展时曾考虑过用57mm速she炮,88式75mm高she炮,99式88mm高she炮,4式75mm高she炮这4种火炮作为主炮,最先出现的26吨先期试验车就安装过57mm速she炮,但最后ri军经过测试否决了4式中战车使用57mm速she炮作为主炮的方案,并决定将战车正面装甲加强到75mm厚。否决了57mm速she炮方案后,ri军倾向于使用88式75mm高she炮作为主炮,使用这种火炮作为主炮,加上75mm厚的合金装甲,4式中战车就对盟军各种中型坦克都有了优势,而且火炮成本低,但最后ri军决定不惜代价,为4式中战车安装99式88mm高she炮或4式75mm高she炮,因为ri军准备本土决战,希望4式中战车应还具备一定对抗美军重型坦克的能力,不能仅满足于能击败m4就行了,最终ri军确定了使用4式75mm高she炮作为主炮的方案,安装了由4式75mm高she炮衍生出的5式75mm战车炮,原本4式中战车还要安装自动装弹机,但由于时间紧迫,所以开工生产的4式中战车被迫取消了安装自动装弹机
4式中战车在运动能力方面,由于每侧多装了1个负重轮,而且履带更宽,所以对比97改中战车履带接地压力并未增加,复杂地形通过能力远比盟军各型中型坦克优秀,此外4式中战车采用了新型400马力柴油机,这就使得4式中战车在重量因火炮与装甲加强而增大的情况下,不但运动能力行驶速度没有相对97改或3式中战车有所下降,反而最大行驶速度比1式中战车还快,可以称做ri军机动xing最好的战车,战场机动能力比轻战车还强。
终战后美军考察团在ri本本土发现了4式中战车,经过察看测试后,美军考察团员感慨道:如果4式中战车早点研制,早点投产,并大量送上战场,那么太平洋岛屿战的战史就要改写了。而事实上ri本没有大型坦克登陆舰,根本不能向太平洋上港口设施不完备的岛屿输送整车重量超过18吨的战车,即使早就生产了4式中战车,也无法部署到那几个被美军进攻的岛屿上,事实上4式中战车完全是为本土决战研制的。
4式中战车在总体攻防能力与吨位重量的平衡设计方面,不但代表了ri本战时战车设计的最高水平,从全球角度来看,在战时也是属于顶级水准,如果4式中战车参与了实战,那将会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
4式中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5
战车重量:30.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75mm
炮塔前装甲厚度:75mm
车体侧装甲厚度:35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50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45.0km/h
续航距离:250km
发动机:400马力
4式12缸风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5式75mm战车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