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44章 水月庵的馒头(3 / 3)

张廷恩不愧是承辉帝最信任的大臣,贾琏的安置,承辉帝与他商量过的。

“自然是做不得主的,只是很不甘心罢了。听闻那女的生的极好,二叔不如先下手为强,想必秦邦业不敢抗拒。”贾蓉心里还是希望能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无法抗拒的时候,只能给贾琏出歪点子。

没得到回应的李亨也不失望,今非昔比了。

张廷恩见他兴致不高,也没再说话,饭后端着茶杯的时候,才提点了两句:“你就知足,按照李清的建议,翰林院人员臃肿,不但不进人,还要裁人。新科一甲三人都要外放,特意点了伱的名,觉得你去通州最合适。”

要不要学薛蟠呢?贾琏意外的有点动心,脸上却是没露出来。仔细想想,再想想。

“唉,我这宦海之路,注定要艰难困苦啊。”贾琏仰面长叹,气的张廷恩抬脚踹。

“东平郡王世子真就在庆春楼摆了一桌,宴请赦大爷和我老子。京城有名的姐儿,都给叫去陪酒。说是要好好的给二位赔罪,这不,我跟着去了,抽空溜回来报信。我寻思着,事情怕没那么简单,回头商队再去辽东,也未必能讨的好去。”

贾琏只是平静的嗯了一声,贾珍的好消息,对自己就是坏消息。

“翰林院文字好的人多了,不缺你一个。六部观政半年,宁波和天津,自己选一个。”

告退下去的静虚,顺手带走了智能儿,心头忍不住暗暗嘀咕,我若年轻十岁,何至于青灯孤苦。出家人难啊!善哉善哉!

贾琏进了里屋,见尤氏不安的侧坐塌上,上前挨着坐下,很不客气的肩膀一搂,在尤氏耳边低声道:“静虚那边……。”

贾琏觉得,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许多,这些京师权贵们的行为逻辑,还是利益为先啊。

贾琏强行压下念头,毕竟要做的事情见不得光,手里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此事,你能做主?”想到秦可卿的隐藏身份,贾琏很自然的打击一下贾蓉。

见贾琏露出沉思状,贾蓉进一步低声道:“小侄以为,此事可行,我老子这一去,也能安生一阵子。万一水土不服,还能多安生一阵子。”

人啊,真是不经念叨!

“哪里来的书生,此家庙也,不见外客。”小尼姑不认得贾琏,见他一个风流书生打扮,自然不敢放他进去。贾琏自然不会为难智能,马鞭丢给身后张三道:“去,让静虚出来见我。”

尤氏抬头,眼神火热的回应:“你真当她是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么?早几年,这水月庵里,贾珍也来过几次。”

“嗯,还可以做朋友嘛。”贾琏依旧是那么真实。

尤氏深深的看她一眼道:“这里有十两银子,添点香油钱。”

静虚见状,赶紧跟上,贾琏上了一炷香后,静虚才道:“东府的大娘子也在后院,琏二爷,这个……。”

真就是这样,在京城做县令,真是很爽啊。以他的出身,能欺负他的权贵很少,应该说他不欺负别的权贵就不错了。

贾琏却丝毫不以为意的笑道:“大兴县令挺好,离家近,就这个。”

贾琏想起以前读过的某明朝话本,什么翠浮庵,闻人生,野战之类的关键词。

须臾,帘子内响起奇怪的声音,还有低语“莫弄乱了头发。”

静虚转了转眼珠子,低头乖乖的领路在前。

贾琏麻溜的起身告辞,今天没白来,信息量很大,回去好好理顺一下。

贾琏摆摆手道:“不必多礼!”脚下丝毫没有停顿的意思,心头也难以平息波动。

“唉,此事不怪你。”李亨的情绪好转了一些,当初贾琏没冒头时,自己要是少动点歪脑筋,何至于此呢?如能在当初就结下深厚情谊,即便是皇帝大用,也能为隐藏奥援。

贾琏寻思的是,安排靠谱的人跟着,万一路上真遇见马贼,趁乱下手?

不妥,不妥,那些家将真未必愿意做这个事情。即便是焦大,也是怒其不争,不会下手。

打着趁正式授官前,抓紧时间出门游玩放松的借口,贾琏稍稍慢一步,来到水月庵大门外,翻身下马时,门内出来一个小尼姑。

张廷恩听不下去了,瞪眼呵斥:“你就这点出息?再有,陛下的意思,你敢忤逆?”

“恩师,就不能离家近点么?学生还是想进翰林院。”贾琏赔笑着上前说话,张廷恩没搭理他,信步进了书房,太师椅上松弛的坐下,斜着眼睛看过来。

“唉,你我终究是缘分浅了点。”李亨忍不住说出来了,端午节那天,皇后很明确指出,【贾琏乃你父皇欲大用之臣。】眼下之意,你还想与你爹争夺人才?

微风吹的桃林摇曳荡漾,风声幽幽,如泣如诉。

水月庵的馒头滋味不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