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如此给力?
正常的六部观政程序即将开启,吏部办事房外的回廊上,贾琏被晾了快一个时辰了,依旧没等到上官的召唤。原本这活随便哪个侍郎来安排都很正常,偏偏今天次辅梁道远交代了一句,所有等待观政的新科进士,他都要当面见一见,勉励几句。
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显示对贾琏的重视,诸多进士此地进办事房,人都快走完了,还没有叫到贾琏。这就不难看出有问题了。
约好一道来吏部的李冬和林平,先后见过梁道远之后并没有走,而是留下陪着贾琏说话。
不断有新科进士进去又出来,都会看见坐在廊下的贾琏,有人特意上前见礼说两句话,有人远远的抱手致意,也有人刻意的看一眼,不打招呼就走了。
李冬显得很沉默的看着那些刻意不打招呼就走的人,默默的记下他们的名字。
林平则是说起自己的事情,不出意外的被要到了礼部观政。
贾琏听出端倪,抬头看看四周道:“有机会私下里细说。”
知道这厮深受陛下关注,却不知道陛下竟如此护着他。
眼看这廊下就剩下贾琏一人时,林平忍不住站了起来,口中低声道:“欺人太甚!”
承辉帝看着张廷恩的一只脚上光着,露出心疼的表情道:“爱卿,何至于此?”
别人这么玩,承辉帝会觉得是在演戏,张廷恩这么一手,就是忠心耿耿的表现。
饭后,承辉帝才提起孙化贞的安排,张廷恩表示,陛下英明。
【我知道皇帝想要什么,所以,让皇帝觉得,想要的得到了。】
承辉帝要不提韩宗的事情,孔照当然就视而不见了。现在主动提了,棍子都塞手里了,那还客气个什么?这一棒,打你个难以翻身再说。
“陛下,明日内阁会议,老臣建议以韩宗为湖广总督,孙相遥领两江,如此更为稳妥。”
承辉帝换了便衣,带着裘世安和两个小太监,前后各三十步,有便衣的内卫护着。
承辉帝点点头,显得非常满意的样子,似乎略略思考一番道:“这样,韩宗晋东阁大学士,领湖广总督,限期两年,平定郧阳民乱。孙相领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总督两江。”
时间已经过了下午五点,张廷恩也应该下班到家了。
嗯,许是因为王子腾的折子,相似内容的折子,王子腾已经是第三份了。再次请辞一切职务,回京待罪。贾琏,是王子腾未来的侄女婿,怎么把这事给忽略了。
嗯,应该让梁道远和李清斗的更狠一点,孙化贞的存在,无疑会令人担忧渔翁得利。
承辉帝表示,大善,就这么空着。
承辉帝又提到,孙化贞到地方,内阁缺一人,兵部尚书空缺,如何应对。
错矣,面子掉地上了,偏偏还没法子找回来。原本面对李清的冲击就有点手忙脚乱,现在这么一闹,吏部尚书这个位子带来的优势,再次被削弱了。
“内阁之中,梁李之外,事功学派亦心学分支。”
如今的承辉帝,那是要来真的。当初的方白衣,倒台就倒台在清欠上头。
仔细一琢磨,上辈子面对面的见过还对话的人,职务最高就是局长了。地级市,局长是正处,相当于七品。如今是面对皇帝,还是在今天这种情况下,皇帝叫过去,亲自安排了上书房行走,作为新科进士观政的起点。本朝科举选官制度出台后的进士观政第一人!
冲击感真就是炸裂,即便上辈子是个老板凳,照样被炸的神志不清,恨不得当场去世那种。换任何一个臣子,今后绝对能为皇帝赴汤蹈火。
所以皇帝都应该感谢本朝太祖,当初不是没大臣劝他不可白龙鱼服,结果劝说的大臣受到了严厉的处罚,并留下一句名言【尔等欲遮蔽朕之耳目乎?】
张廷恩自内里出迎,远远的长揖:“臣迎接来迟,衣衫未整,有罪。”
满意的是各种细节拉满,欣赏的臣子们,也是忠诚度拉满。
边上的屋子里出来一个书办,上前回话:“禀梁相,适才裘公公来传口谕,状元郎跟着去了,说是陛下宣见。”
真就是方方面面,为皇帝考虑进去了。
贾琏略有所思后,忍不住笑了笑,看着李冬道:“李兄,何必计较?”
话说,承辉帝午饭后又忙活了一个半时辰,处理了一堆奏折后,起身活动手腕时,看看桌面上的奏折,苦笑摇头后,吩咐裘世安:“今天就到这了,更衣,去张相府上蹭晚饭!”
张府之外,承辉帝微微皱眉道:“此宅小了!朕当初所虑不周!”
孔照这边告辞出来,迎面遭遇裘世安和贾琏,两人上前见礼,孔照很明显的多看了贾琏一眼,客气两句后,孔照觉得步履轻快了许多,往回走的路上,嘴角压不住了。
两江总督是不是肥缺,全看皇帝的心思。这不,韩宗的折子上来,照例问候皇帝后,接下来就是不停的讲两江稳定的重要性,尤其是夏税开征在即,不能出任何乱子。
直到走出宫门,过了金水桥,贾琏才算是恢复了清醒。
回到办事房,孔照示意长随关上门后,终于忍不住笑了,好在养气功夫十足,没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