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壹帆看书【yifankanshu.cc】 > 都市小说 > 度韶华 > 第六百三十九章 理政(一)

第六百三十九章 理政(一)(1 / 1)

这一刻,姜韶华心情激荡,起伏不平,久久难以平息。</p>

这座金銮殿,是大梁朝堂权势汇聚之处。两百年来,一共有九任皇帝曾高高坐在龙椅上,手掌至高无上的皇权,治理朝政。</p>

这里是男子们的天下,从无女子涉足。</p>

今日,她姜韶华以新天子之姿,踏入了金銮殿,将要开启全新的时代。这其中的磅礴跌宕滋味,实在无法用言语来描述。</p>

事实上,众臣的心情同样复杂。</p>

南阳郡主以前也曾上朝听政,处理政务。他们俯首听令,也不是第一回。可这一回,却又大大不同。</p>

郡主不再是为他人上朝理政,而是他们的新天子!</p>

一堆几十岁的老臣,要对一个十六岁的女子俯首称臣,其中的巨大冲击,各自萦绕心头。好在面上都绷得住,并未流露出来。</p>

“诸位请起身。”姜韶华坚定有力的声音,打破了金銮殿内的凝滞。</p>

众臣再次拱手谢恩,像平日一样,按着官位高低排列站好。</p>

姜韶华还没正式登基,自不会去坐龙椅。龙椅旁设了一张小一些的椅子,她坦然上前坐了。</p>

满殿臣子都垂首肃立,唯有姜韶华坐着。这便是君临天下的威势和霸气。</p>

姜韶华心里是否紧张忐忑,无人知晓。因为没人敢抬头和她对视。</p>

王丞相安国公都没能上朝,李尚书永远闭了眼,文臣中少了分量最重的三个人。</p>

武将里,少了包大将军。至于宋将军,还在拼力领兵回京的途中,还得要半个多月才能抵达京城。</p>

另外,还有一个文臣和两个武将死于宫变那一日。如此算来,有资格参加小朝会的重臣,足足少了五人。</p>

正好由南阳王府的属官们补上了。</p>

陈长史,崔渡,杨政,陈瑾瑜和马耀宗,正好五个。他们没有站在前列,都很自觉地站到了后方。</p>

参加小朝会的,还有王舍人。不对,现在应该叫王中书令才是。昨日姜韶华去了王家,说过的一番话,已经传到了臣子们耳中。</p>

按着往日小朝会的习惯,一般都由王丞相先张口。现在王丞相没来,谁第一个张口,就得看姜韶华的心意了。</p>

朝堂之上,讲究站位,说话的先后顺序,也大有讲究。和官位圣眷都息息相关。</p>

张尚书跃跃欲试想张口。</p>

姜韶华目光一掠,第一个点的却是董侍郎:“李尚书忠心殉国,礼部尚书一职空缺,便由董侍郎补上。正式的官身文书,以后再办,礼部的一应事务,董侍郎先领起来。”</p>

董侍郎按捺住心里的激动,肃容拱手:“臣一定用心当差,绝不负郡主厚望。”</p>

董侍郎……不对,从今日起,就该称呼一声董尚书了。</p>

董尚书为郡主张目举旗,居功至伟,郡主重用提携也是理所应当。众臣对此也没什么可说的。唯有张尚书,心里颇不痛快。</p>

理论上来说,六部尚书不分高低,官位相同。实际上,六部中也有高下之分。吏部掌管百官升迁,是理所当然的六部之首。接下来便是户部,掌管全国钱粮税赋。再接下来是兵部,掌着兵权。之后是礼部刑部,工部最末。</p>

王丞相重伤不能上朝,下一任丞相,便该从六部尚书中选出一人。张尚书自认自己最有资格。</p>

现在董侍郎一跃成了董尚书,此人最擅长逢迎郡主拍郡主马屁。郡主要选新丞相,只怕董尚书是他的劲敌啊!</p>

张尚书心里嘀咕着,就听郡主又道:“郑尚书受了腿伤,且郑家涉嫌谋逆一案,日后要立案审问。兵部尚书一职,先由丁侍郎暂代。”</p>

素来低调如隐形人的丁侍郎,在汪侍郎震惊又嫉恨的目光中上前一步,拱手谢郡主恩典。</p>

众臣到此时自然也看出来了,丁侍郎只怕早就暗中投靠郡主了。平日里不吭不哈的,现在倒是得了好处。</p>

姜韶华继续说道:“王舍人从今日起,就是中书令。陈舍人,你日后当差,要听王中书令调遣。”</p>

陈瑾瑜拱手领命。</p>

陈瑾瑜随姜韶华上朝,不是第一回了。众臣连女帝都欣然接受了,现在有女子同殿为臣,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众人纷纷投来一瞥,也就默认了。</p>

“陈长史,”姜韶华看向最熟悉最亲近最可靠的臣子:“从今日起,你留在宫中,替本郡主筛选奏折政务,要紧的先呈上来。”</p>

陈长史还没来得及领命,张尚书已忍不住张口了:“郡主,陈长史是王府长史,正五品官职。郡主便是破格提拔,也不该连升数级做丞相一职吧!这可不合朝堂规矩!”</p>

三品以下的官员升迁,都归吏部管。便是任命三品以上的重臣,也得由吏部出官身文书。所以,张尚书这一番质问,可以说是义正词严铿锵有力。</p>

戴尚书周尚书等人,也纷纷出言附和:“张尚书所言不错,这确实不合规矩。”</p>

“请郡主三思。”</p>

郡主登基做女帝,他们拦不住。不过,具体到政务上,可以掰扯的细节就多了去了。</p>

其实,谁上台不用自己心腹?太和帝在世的时候,让十几岁的伴读做中书舍人,舍人们住在昭和殿,陪着天子处理奏折,难道就很合规矩了?</p>

说到底,这是臣子们心中不服,给郡主的下马威。</p>

姜韶华不急不怒,语速平缓:“本郡主在南阳郡时,习惯了陈长史处理庶务。现在本郡主坐在这里,一样要用陈长史。”</p>

“至于你们说的朝堂规矩,本郡主并未破例提携的意思。王丞相在养伤,等他伤好了便能回朝堂,丞相一职自然给他留着。”</p>

众臣:“……”</p>

王丞相都伤成那样了,哪里还回得来?</p>

郡主摆明了是让王丞相占着官职,实际的丞相差事都让陈长史来做。如此一来,可是一点都没破坏“朝堂规矩”。</p>

张尚书被噎得哑口无言。</p>

戴尚书和周尚书对视一眼,心里各自暗叹一声。看来,郡主是早有预料早有准备。今日这小朝会,且看着吧!</p>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华娱:从小导演开始 两A相逢必有一O 叶辰夏若雪 非正常女天师 我去修仙咯 龙头 超时空交易,开局交易一吨黄金 重生80,从狩猎林海雪原开始! 重生82:从上山挖宝开始致富 登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