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57章 如何实现质的飞跃(4 / 5)

严群说道:“很多才入职的毕业生根本对付不了村里的老油条,前段时间还有个小姑娘被气哭了。”

肃州、金塔、玉门。

“那肯定,基地里女孩子比大熊猫还少见。”

严群是最后一个来的,“老板,你来下乡一次,顶我们下乡十次了。”

莫名的被人阴了一手,天禾虽然巧妙的祸水东引,甚至后续可能会对天玉1号的天豆1号的宣传推广起到助力作用。

郭阳指着隔了条渠和路的制种田,很明显路对面不是天玉1号。

但天禾要怎样破局呢?

从苜禾农牧入手吗?

郭阳也清楚玉米制种很清楚,只是没想到会演化的这么激烈。

“那边是哪家企业的?没有隔离区?”

“我要留在天禾,去TM的贷款!”

郭阳看着基地里唯一的女技术员拿瓶啤酒和酒杯就朝他走了过来。

“还真是唉,哪个领导下来视察了?”

官师兄拿了两支正气水递给后面两人。

“我以前勤工俭学就是摘啤酒花。”

陆续有人回来,走进食堂后,看到满桌丰盛的菜肴,都摩拳擦掌的按耐不住了。

天禾10万亩玉米主要分散在九泉和张掖,郭阳说的下乡自然是指的九泉境内。

“现在学生也要摘,都是国营农场,我家孩子学校规定要摘5公斤,他到天黑才摘了3公斤。”

郭阳想起了天禾种业的另一个问题,过于依赖人工,导致制种基地无法脱离制种农户。

玉门的基地里。

问了一下,得知严群这会儿在玉门,虽然距离远,有150多公里,但郭阳想着还没去过,就紧着老宋出发了。

郭阳擦了把汗,笑道:“长期来看,对天禾有利啊!”

明年的竞争只会更残酷!

“快,空调开到最大。”

严群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郭阳的意思。

“我也是,读书的时候欠了助学贷款,就想早点还。”

想到就去做,这会儿才下午两点过,还早,郭阳叫上司机老宋。

“今年才签的制种基地?”

“多半还在路上呢,一般都得7点半以后才到。”

“呕…油腻。”

“那么大的太阳,我为什么不会中暑啊?”熊兴疑惑。

“好。”郭阳下乡和基层的员工喝酒也从不扭捏,喝完后才问道,“也是甘农的?”

郭阳对严群还是比较放心的,从华夏种业基层做到了中高层,不论是管理,还是技术,都是首屈一指的。

“就是苦了生产管理。”

“工作了这么几年,天禾确实待遇最好,高温补贴、过节费的啥都有。”

不怀好意。

官大员也颇有感慨。

欢呼声此起彼伏,不断的有人来找郭阳敬酒。

“制种户小农生产意识强烈,不注重管理质量,前期的播种、去杂去劣就出了很多问题,

汽车行驶了两个小时后,道路两旁才出现了制种玉米的踪迹。

“老宋,你说嘉峪关和酒泉中间这20多公里戈壁要是全开发了该多好。”

拉开窗帘,刺眼的阳光照射进来。

出了一身汗,郭阳却久违的感觉到痛快,又找回了前世种植户的那种感觉。

其余几名实习生也站了起来,天禾基地工作比任何一家种企都来得辛苦,但这里有其他公司给不了的待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 彼得·潘与辛德瑞拉 华娱之闪耀巨星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总裁溺宠闪婚妻 从零开始的触手怪 夏叶的中古店 借种 陈平苏雨琪 我收服了宝可梦 不妙!总裁发现我造谣他不孕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