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何时放孔雀大明王…”弥勒开门见山。
“何时入佛境,得须弥山,何时,我便放人。”孙绍神情冷漠。
“善哉善哉…”弥勒看不出喜怒,引着孙绍便往一处佛天入口而去。
挥掌须弥开,二人一步踏入佛天之中。
当年孙绍毁去大千世界一千佛天,如今灵山之上,尚余两千佛天。
中千世界,第二百一十一天地,恒河天。
金天黑海的世界,自天倒悬一条万丈天河。
弥勒引着孙绍沿天河向上行走,并未解释,解释明明该去佛境,为何要来佛天。
而孙绍,亦不问,他只闭上眼睛,心眼所见,皆是了然。
“嘶!‘道目’!”
弥勒所说的,却是道心之眼的另一个称谓。心眼,即是道目,比法目,更强何止万倍。至少弥勒准圣修为,是尚未修出道目的。
他倒吸冷气,望着孙绍,露出深深忌惮之色,但旋即,付之一笑。
道目又如何,一旦进了苦海中心,须弥所在,这一次,你休想逃脱苦海…而若是能杀了你…
第一次,弥勒算计孙绍,那是东海之事了。那时孙绍修为低微,而弥勒更是懒得亲自出手。先让郭通以灭法舍利收服孙绍,未果。又让金蝉子去押孙绍入苦海,却被孙绍自苦海逃脱,并未完全映下苦海之影。
这一次,弥勒亲自引孙绍进入佛境,更是进入佛境最中央的位置,孙绍,逃不掉。
须弥山,就在佛境最中央。你想要须弥山,呵呵,如你所愿!
弥勒的想法,孙绍不知,却一眼看出,弥勒用心非浅,不过,这又如何。他一身手段,自讨离开佛境,并不难。
他闭目,抬头,心眼看恒河天,一眼洞穿。
何谓佛境,何谓佛天?
一千小千称为中千,一千中千为大千,合小千、中千、大千共三千世界,世界之上,演化佛力,形成‘一佛之化境’,即佛境。佛境最下层,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即是苦海;水轮之上为一层金,称为金轮,即是金天。
此刻孙绍以心眼观世,能够看到,苦海之下,实际是风轮的风之世界。而风轮世界下,即是三千世界,孙绍自三千世界一路想上,便能过风界,入佛境。
再渡苦海,上金天。过金天的金轮世界,会有无数重山岳,其中最高耸的,便是须弥山!
佛境,与道境俨然不同!
他自不会询问弥勒任何问题,因为他已看透佛境。
立在恒河天之顶,只需一步,便能踏天而上,进入上方的风轮世界。
恒河天的,弥勒收了脚步,亦收了满面笑容,神情,渐渐冷了。
而同一时刻,孙绍亦收住脚步,同样冷冷看着弥勒,“你流露杀意了。”
“善哉善哉,不愧是道目,果然敏锐之极,竟能看出我藏于佛力的杀意!”弥勒眼神冷冽。
“我劝你不要对我出手,否则,你会后悔…”孙绍意有所指,他早看出弥勒有所图谋,却没想到弥勒敢对自己动杀手。
“你知道么,孙悟空。佛是不得杀生的,否则会道消身死,但立身于乱世,佛又需要降妖除魔,不得不杀生。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言毕,弥勒原本慈悲的面容,开始泛起滚滚黑气,变得狰狞如魔,双目更是化作血红。
其一身煞气,根本不弱于地藏!
魔身!这就是弥勒给孙绍的答案!佛陀杀人,即用魔身!
“放出孔宣吧,你取出镇压孔宣的七宝妙树,或许还能在我手中,撑几回合。”黑身弥勒冷笑道,丝毫未将孙绍放入眼中。
一个是准圣,一个是身受重伤的三仙,胜负,还用问么!
孙绍望着弥勒的黑身,心中一个迷惑已久的问题,终于得到解答。他眼中有感叹,有失望,有追忆,有冷漠,唯独没有畏惧。
仿佛准圣修为的弥勒魔身,在自己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他取出玉净瓶,一倾,倒出昏迷不醒的孔宣,同时镇压孔宣的七宝妙树,持回手中。
宝树一横,孙绍却收起七宝妙树,这一幕,换得弥勒魔身狂妄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