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无论是三王麾下还是中立派面色俱是大变,下意识地看向丞相。
而昌国公、刑部尚书、吴国公三人也并未反抗,一来,此刻反抗等于对抗皇室,形同谋反了,二来,他们并不担心自己,有丞相在,不会让太子胡来的。
心中欢喜,王骧扣押着一群重臣,浩浩荡荡地回去。
半晌后,太子出现在朝堂之上。
因为思念齐帝过度,思念成疾,病倒在了床上。
诸葛清岚却不理会他,看向太子道:“殿下,大齐自有律法,不可妄为,而如今陛下下落不明,殿下继位,也应等到陛下消息传来。”
也不知师父如今如何了,但我尚未凝聚王越真王相,应当无碍,总不会有人比我更适合王越的法相了。
此次若成,他们便是从龙之臣。
“陛下临行前,太子监国,本官辅政,太子有失,本官自然纠正。亦或是说,今日太子所为,乃是太师之意?”诸葛清岚目中精芒闪过,一股浩瀚威压流转。
继位登基就算了,还能说是以为父皇驾崩了,但竟然还敢罢丞相!
比如说,安乐王。
再之后,诸葛亮去世,李严觉得这个世上没有人再会起用他,激愤发病而死。
“知人知面不知心,而法相的品性和凝聚者的品性并不完全相同,存在出入。而且当年诸葛武侯没有造反,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若无刘备,诸葛孔明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施展抱负,可陛下真对丞相有这般恩情吗?”
总的来说,就是现在大敌未灭,曹魏还猛得一批,大家要团结在一起奋斗,不要光想着自己升官发财,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咱们一起去干曹魏,把蛋糕做大,到时候咱们再提封赏。
满朝再度哗然,这些年来,大家习惯了丞相的管理,可以说大齐可以没有齐帝,但不能没有诸葛清岚。
诸葛清岚说完之后,太师袁决当即接过话茬,话音落下,直接跪在地上。
当时,他反驳,丞相不会是这样的人。
看到诸葛清岚请辞,太子面上也是露出震惊之色,丞相竟然请辞了。
朕驾崩的消息传到长安,到现在才多久,也就半个多月,这就要废丞相。
低调得好像不存在一般。
只是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之前和皇后、太师的谈话。
朱祁镇杀于谦,赵构杀岳飞,让他们两个人毫无悬念地占据昏君前二,老四这是要争第三吗?
得亏丞相是天王巅峰,老四杀不死啊。
真的是妙啊。
现在拿这个事情来攻击诸葛清岚,那是侮辱祖宗咯
这不是典型找打吗?
昌国公是魏王心腹,刑部尚书是汉王肱骨,吴国公是吴王支柱。
哪怕两个都是以喜怒不形于色而闻名,但现在真的忍不住啊。
诸葛清岚直接开口道:“殿下,臣今日听闻殿下遣天武卫扣押昌国公、刑部尚书、吴国公三人入天牢,不知为何?”
“殿下!”
李严曾写信,劝诸葛武侯加九锡,封王,然后他也自然而然地提升地位。
真是朕的好儿子啊。
5000大章,加上上一章三千字,8000字,比我有时候三更还多。
孤逼得丞相请辞,那……
在太子的命令之下,直接闯入各大重臣府邸,抓拿朝廷重臣,比之大明锦衣卫的威风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吗?孤还道丞相是想威逼孤呢?”太子居高临下,目光直视着诸葛清岚。
朝中众人齐齐看向太子,沮文清、田皓更是齐齐皱眉。
想到此间,王骧看向东宫的方向,眼神带着一抹狂热,太子一定要登基,只有太子登基,天武卫才有这一日。
这是袁决的回答。
“丞相!”
怎么办?
真的忍不住啊。
有了英国公,袁决信心大增,看着诸葛清岚道:“太子乃是储君,君为臣纲,我等只是臣下,君王有命,以命效忠,纵是赴汤蹈火,也是理所当然,辅佐君王才是本分,而不是质疑君王,怀疑君王。或者说,丞相不甘于此,而要像武侯一样‘政由葛氏’,还是更进一步像当初武侯说的,加十锡?”
赌徒从来不思考他们失败的可能,只思考他们成功之后的胜利。
而长安之外,苍穹之上,几道身影飘过。
诸葛清岚依旧没有理他,而是看着太子道:“这也是太子的想法吗?”
“昌国公、刑部尚书、吴国公三人触犯国法,孤按律而行,故而让天武卫去拿人,此事,丞相不必在意。”面对诸葛清岚的逼问,太子面色微微有些不对劲,下意识地有些畏惧,但想到那一日的腹痛,和上朝前皇后的叮嘱,当即又强撑着回道。
沮文清、田皓下朝之后,就去了丞相府,只是丞相府闭门谢客,吃了个闭门羹。
“丞相所言极是,天子遇难,不幸驾崩于西凉,如今太子当朝,国不可一日无主,正是殿下继位的时候。请太子继位。”
诸葛清岚面色难看,一声怒吼,一股恐怖的气流在金銮殿中涌动,震得众臣面色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