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四海适才已将事件始末告知楚仁义,此时只听得楚仁义缓缓道来。
原来郑四海早已看出楚仁义对自己女儿有意,也觉得其为人处事都较合己意。此事终究关系到自己女儿终身大事,虽感觉此人忠实可靠,但与之相处时ri较短,不可轻率,便想出办法考验楚仁义。
那黑衣人便是郑四海所扮,假装偷袭郑瑶的目的,便是为了试探楚仁义,看他在危难之中是否能够保护郑瑶,瞧他在困境之中是否为求自保而弃之远去。
果然不负郑四海所望,楚仁义不仅全力保护郑瑶,甚至在关键时刻,甘愿牺牲自己生命,来换取郑瑶安全。郑四海见他虽较为爱慕郑瑶,但他们之间交往时ri并不长久,此人竟能不顾生死,来保护所爱之人。此番情义,不禁令郑四海颇为佩服。
之后,郑四海便把楚仁义叫到自己房间里,表示不反对其与郑瑶交往。
当时楚仁义还有一系列疑问,直到适才吃完饭,两人在房间里“密谈”了一阵,郑四海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告知与他,楚仁义才恍然大悟。之前“黑衣人”为什么手下留情、郑四海为什么最晚才到现场、郑四海为什么这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确实救了郑瑶等等疑问全都已经烟消云散。
只是,郑夫人忽感顽疾之谜尚未解开,但此事既与“黑衣人”无关,而四海镖局之中又无jian人,只怕郑夫人当真是染上了风疹,而其体质虚弱,一时不能抵御,便不治身亡,却并非中毒。此事涉及郑四海心底深处极大的哀伤,若对郑家现状并无威胁,那自然不便提及。因此楚仁义不再向郑四海求证此事。
楚仁义将黑衣人之事告知与各位师弟后,天阳等三人也都恍然大悟。
天青呵呵一笑,对楚仁义说道:“原来郑前辈是试探你来着,还害的你瞎担心了半天。郑前辈在‘黑衣人’偷袭你们的时候,之所以来得最晚,就是因为他便是那黑衣人,要去换好了衣服,才能再出来与我们相见!”
楚仁义报以一笑。
此刻,各人均已知晓真相,解开了心中疑虑,心情宽松,便说笑起来。
此后两天,楚仁义、天阳等人在郑家别院里待着,并未外出,只等待郑四海将镖局中事处理完、交待好,便yu随之一同赶往白中天府上,为其贺寿。
在此期间,郑瑶经常来看望楚仁义,与其谈笑风生。自她被“黑衣人”偷袭,得楚仁义“相救”之后,似对楚仁义好感略为增加,也不那么怕生了。有时和楚仁义开几个玩笑,把楚仁义乐得心花怒放。此刻郑瑶直将楚仁义当哥哥般看待,亲昵非凡。
楚仁义见郑瑶与自己亲近,心中的高兴劲就不用说了。郑瑶和他讲话时尚未害羞,他倒先有些不好意思。有时紧张,说话结结巴巴,丑态百出。这时的楚仁义简直有点受宠若惊。
两ri之后,郑四海已经将镖局中事整顿完毕、安排妥当。这天一早,便通知楚仁义准备出发,前往白中天府上。郑瑶听了之后,也要跟着一起去。郑四海想她近来几年,几乎未曾出过远门,恐其外出之后会有水土不服。若有不适之感,不便就医,便想留其在家中。郑瑶只是不依。
楚仁义见状,便劝郑四海道:“郑伯伯,就让郑姑娘陪您一起去吧,反正她在家中也无重要之事去办,不如就让她同行!”
郑四海摇了摇头,说道:“她小的时候,我带她出远门,就经常生病。这些年来,这丫头对此并无要求,我就也没带她出去过。本次远行,我怕这她染疾患病,那可就受苦。”
郑瑶见楚仁义要远走,而自己却要留在家中,忙道:“爹!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哪还那么容易生病啊?我在家里好闷,你也带我出去玩玩嘛!况且你走了,我会想你的!”
郑四海道:“我怕你身子又有不适!”
郑瑶摇了摇郑四海的手臂,娇嗔道:“带我去嘛,我保证不生病了!你不带我去,我就会不开心的!”
郑四海笑道:“你这傻丫头,疾病这玩意儿,是你说了算的?”
郑瑶佯嗔道:“爹爹,你每次出外跑镖之时,都不带我去。你说跑镖有危险,不带我去就算了。那这次出外游玩,可没危险了吧?你再也没借口抛下我了!本次一定要带我去,不然我不依!”说完便拉着郑四海的衣角,做出不让他走的姿势。
郑四海笑着抚摸一下她的长发,说道:“还像个小孩似的,也不怕别人笑话。”
郑瑶平ri对郑四海撒娇惯了,听了这话,才意识到楚仁义还在身边,颇为害羞,一抹红晕泛上小小脸颊,更显得娇俏可人。楚仁义在一旁看得痴了。
郑瑶见楚仁义在看她,更觉羞涩,忙对楚仁义说道:“楚大哥,你劝劝我爹,让我去吧。”
楚仁义本就希望一路上能有郑瑶同行,只是不知她是否愿意。此时不仅得郑瑶首肯,而且还请他向郑四海求情,他更是难以抗拒。便对郑四海说道:“郑伯伯,其实让郑姑娘出去见见世面也好,总胜于老是待在家中。况且本次行程又较为安全,一路上不会遭遇险情。至于,郑姑娘就算当真染上疾患,也不必担忧。我这位二师弟,医术尽得师父真传。您呀,大可放心!”
郑四海知上清道人以钻研长生之术、行医救人为首,练武为次。就算练武也是为了强身健体,使邪毒难以入侵。在上清眼中,武学乃细枝末节,只是为求研究长生之术打基础、做铺垫的。是故上清最擅长的并非武功,而是医术。楚仁义既然说天阳已得上清真传,那医术高超自然不可预料。他本来就疼爱郑瑶,这次只要女儿再相求数言,郑四海便会带同她一起上路。此时听楚仁义这么一说,便一口答应道:“好吧,想去就去吧!”
郑瑶一听父亲之言,喜道:“谢谢爹,谢谢楚大哥为我说话!”
随后,楚仁义便通知师弟们,收拾行李准备出发。郑四海也挑选了几名弟子同行,其间有二弟子瞿正明、三弟子秦烨、四弟子华喜乐,却不许大弟子李清随之前往,留其在家中思过。
片刻间,行李便收拾妥当,郑四海、楚仁义、郑瑶等九人,便启程前往杭州济世帮总舵。
众人同行,这一路上倒也不寂寞。除郑四海外,其余均是年轻人,一路上说说笑笑,话题不少。
郑瑶少出远门,对骑马之术未窥门径,郑四海给她准备了一辆马车,供她乘坐。其余众人皆乘马而行。按照郑四海计划,此去杭州济世帮总舵,快马而行不到两天路程,现下距白中天寿筵之期,尚剩十余ri,不须匆忙赶路。因此郑四海也没催着上路,只是由着年轻一辈缓缓而行,沿途游乐。<三月,这江南之地,当真是百花争艳,随处可见。那道路两旁花红柳绿,缤纷夺目,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真如人间仙境一般。
这ri清早,郑四海一行人从一小镇客栈启程,继续赶路。这已是此行人从苏州出发后的第三天,路程却只走了一小半,郑四海也不以为意,心想距大寿正ri尚早,并不催促。
郑瑶从前甚少出来游玩,此次外出,自然觉得万事新鲜,见到何处风景靓丽,她都想一饱眼福。因此,她倒是有一小半时间都不在马车里待着,却是徒步而行。郑四海对女儿宠爱有加,见她高兴,心中自然欢喜,便下马同她一起观赏。
楚仁义虽颇为忠厚,却也不会错过这机会,自然是陪同郑瑶下马徒步,与其一同欣赏这百花争艳的绚丽美景、百鸟齐鸣的天籁之音。其实于他来说,只要陪在郑瑶身边,即便不是观看如此美景,而是身处凄凉荒芜之地,他也会甘之如饴。和郑瑶一起,看到的便不是如此娇艳的鲜花,而是比花朵儿还要娇艳十倍的美人儿。
这时郑瑶又已下车,伴着楚仁义聊天。郑瑶此时和他颇为亲近,将他当成大哥哥般看待,比之几位师兄,楚仁义似乎更为亲近些。两人边走边聊,此时正与聊起江湖上的规矩。
实际上,楚仁义自己也未在江湖上行走多时,只是从小就听师父讲起,稍稍了解江湖上的一些为人处世之道,这时yu逗郑瑶开心,便讲了出来。别看他甚少游历江湖,讲起江湖事来倒也头头是道。郑瑶并未听父亲讲过,此时听得津津有味。
两人正聊的开心,只听前方传来天生的声音:“大师兄,快点走吧,我们赶快去杭州,看看那里是什么样子,听瞿二哥说,那里比苏州更漂亮。”原来天生听瞿正明说起杭州的风景,颇为神往,便想立时去到那里,一饱眼福,忍不住催了楚仁义几句。
话刚说完,便听得天阳责道:“小师弟,你急什么,到了杭州让你玩个够就是。别催了,多失礼啊!”
天生听二师兄如此说来,也就住了口。郑瑶见他心急,心想,就如他所愿是了。便对楚仁义说道:“我也想快点去杭州看看,咱们加快脚程如何?”
楚仁义听她用似水般温柔的声音和自己商量着,心中一荡,便应道:“你说怎样便怎样,就是让我上刀山、下油锅,我也绝无半分怨言。”
郑瑶笑道:“让你走快点,好为难你么,你却将此比喻为上刀山、下油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