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瑶接手保卫科之后,提出了三个先进:管理要先进、业务要先进、思想要先进。
在以前,厂职工对保卫处的刻板印象是大老粗,只会吓唬人。
现在可不是这样,厂报上见的最多的,还是保卫处写的文章多。
基层工作、安全提示、案例分析等等,很是从厂职工日常生活着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干工作。
时间长了,保卫科的干事办案或者办事,群众工作越来越好做,根本不用多费事,几句话就能处理好。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有厂职工戏称,保卫科的猛张飞改学林黛玉绣花了,不仅耍得了枪杆子,玩得转笔杆子。
这可不是调侃保卫科的科长是个姑娘,而是在说保卫科的变化。
有保卫科这样的先进模范带头,保卫组的其他科室也不甘示弱。
作训、监察、综合、保密、消防,比着学,学着比。
作训科是魏同打的底子,不仅仅要负责保卫组的执勤人员训练,还承办了双预案工作人员的培训。
因为工作表现优异,获得了正式的培训基地称号。
很多兄弟单位为了节省资源,都会把自己的保卫和消防以及双预案工作人员安排委托来红星厂培训。
在红星厂的训练场,与卫三团展开合作的训练基地,不仅仅实现了自给自足,持续建设和扩充营地范围。
还在城市内作战和指挥、城市内治安防卫和指挥项目上有了研究。
红星厂的护卫队一直都有接受山上的训练,专业技能上,并不输给卫三团的战士。
甚至因为训练资源充足,装备先进,每每在训练对抗中夺得头筹。
监察科的主要工作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安全生产监察,一个是工作纪律监察。
在两个办公室的下面,各有一个监察大队,人数在二十人左右。
针对红星厂全厂范围开展安全和纪律监察工作。
这些人有少部分是来自于组织结构变革,多一部分则是保卫处自主考核招录和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
秉持着专业和严肃的态度,很是在厂里刮起了一股纪律风。
厂人事科科长兼任监察科科长,这个效果是很厉害的。
人均小泰迪一般,见着有违规违纪的,上去就怼。
因为有李学武坐镇,最开始贴封条跟贴符篆似的,咔咔停车啊。
车间里但凡有严重生产隐患的,叫停不改的,车间主任指定挨收拾。
你要去反应他们?
找谁反应?保卫组一把手是李学武,主抓安全生产工作。
兴许你还没走到厂办公楼呢,这边已经把你的问题查了个底掉儿。
今年纪监工作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继纪律监察处合并至保卫处组成保卫组以后,纪监工作就有了新的变化。
在其他工厂,这种打击是很严重的,对干部的监察工作形同虚设。
但在保卫处,明察暗访,工作组全国跑,只要有红星厂的派驻机构,他们就会定期巡查。
很多人都知道,李学武以前就是纪监的副书记,抓纪监是特别狠的。
只要是监察大队查出来的,证据做实的,你就乖乖地交代。
求情?
谁敢去求情?
你的关系再牛,能找到厂领导那去啊?
就算是厂领导,跟李学武也是不好求情的。
说他是铁面无私,好像不讲人情,但工作就是工作,李怀德的人他都照查不误,谁跟他求情?
保卫处综合办和保密办相对低调一些,两个科室负责的还是文案工作和情报保密工作。
相对来说,保卫组的部门间合作还是很紧密的,保密科的很多行动都是与保卫科一起合作。
综合科是大管家,跟所有科室都有合作和联系。
六个科室中,最辛苦,也是纪律要求最严的,还属消防科。
从监察科分出来一部分机关人员组成了消防办公室,从厂护卫队和厂职工中招募青壮组成了专业消防队。
现有消防水车、消防炮车、挖掘机和消防云梯车等等专业设备十几台。
为厂区消防和周边兄弟单位的消防工作给予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消防队现有一百多名工作人员,24小时备岗,全天候保证红星厂的作业安全。
在李学武的要求和指导下,营城造船厂和钢城炼钢厂也纷纷组建了专业的消防队伍。
总厂的消防队与其他两地的消防队伍多次组织交流和竞赛。